黄奇帆:粤港澳不需要也不能走东京、纽约的发展路子

字号:

2018-08-22来源: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8月22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2018智博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特点已经显示出最大优势,不需要也不能走东京、纽约或者旧金山的发展路子,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

  黄奇帆表示,从全球来看,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彰显国际竞争力的新载体。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陆路口区域,世界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聚海岸100公里的地区。过去世界范围内形成三大工人的成熟湾区,包括日本的东京湾区,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后,世界四大湾区格局基本形成。

  他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许多经济指标已经与三大湾区大体相当,GDP1.38万亿美元,占中国的GDP的12%,超过旧金山湾区的0.82万亿美元,接近纽约湾区的1.8万亿美元和东京湾区的1.68万亿美元。GDP增速7.9%,高于东京湾区的3.6%,纽约湾区的3.5%,旧金山湾区的2.7%,拥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16家,接近纽约湾区的22家,旧金山湾区的26家,仅与东京湾区70家有较大差距,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全球经济新支点的作用明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前景广阔。

  在黄奇帆看来,在运行机制上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有着明显不同,世界的三大湾区都是一国一制,在同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下进行,由此完成的产业比较单一,东京湾区定位为产业湾,纽约定义为金融湾,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而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背景下的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地区,也就是有三种法律、三种货币,由此产生了多产业、多品种的格局,特别是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划和自由贸易行政区、自由港等经济区域叠加,以科技创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复合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三大功能。

  对于走向,黄奇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特点已经显示出最大优势,不需要也不能走东京、纽约或者旧金山的发展路子,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坚守一国之本,不追求同质化,这会带来五大好处:

  一是实现各优其优,各特别坚持特色,香港经济孕育于高度的市场化环境,在金融、商贸等方面机具竞争力,超级连络人的角度突出。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深圳是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是辐射内地的桥梁和纽带,佛山、肇庆、将门、珠海、惠州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都是在过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二是促进互惠互利,制度的差异性和贸易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益于比邻港澳,借助港澳平台快速联系世界,实现了飞跃发展。2017年广东对进口出额,实际吸收港澳投资分别占全省的17.3%、82.8%和57.5%,香港因为内地的改革开放为后盾,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比如香港的资本市场依托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快速的甩开了台湾、新加坡、韩国等资本市场。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使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香港澳门最需要的是土地和人口资源,而广东有比较大的地块和人口资源,港澳地区的制造业可以到广东扩大规模,从而腾出宝贵的空间、人力专注于金融贸易、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方面是粤港澳湾区主攻方向之一。香港和澳门有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学家,有很强的原始创新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而珠三角地区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巨大优势,各地各展所长,就能实现1+1大于2的资源优化配置效果。如果在管理制度上把整个湾区变成同构化的体制,所有的资源配置都会趋于平均分布,效果就大大折扣。

  四是避免同质化竞争。湾区经济同样遵循竞争和合作的市场法则,按照过去经验,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搞成同质化的制度体系,看似跟过去接轨了,但是恰恰把大湾区天然的体制优势给抹平了,最后可能是深圳抢香港的优势,珠海抢澳门的优势,导致九个城市竞争大于合作,九个发动机变成一个普通发动机,造成内耗局面。

  五是有利于更好发挥一国两制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确保一国两制不动摇,不走样,如果实行了统一关税、统一法律就会改变,保持现有格局,不伤筋动骨是最有力保障,正是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制度多样性,才有效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在世界湾区中今后名列前茅的地位。

  再次,要努力推动交通、关检、人员互通,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当务之急是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克服不利于人流发展,硬件制约和制度制约。

延伸阅读
13.7K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