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推廣,把高效節能台式計算機、風機、變壓器等6類節能產品納入財政補貼范圍。
當前擴大節能產品推廣范圍意義何在?下一步將如何完善財政補貼政策及監管辦法?針對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9日采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問:消費者比較關心節能家電補貼比例,節能產品財政補貼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答:財政補貼標準的核定主要是根據高效節能產品與普通產品的成本差價,並綜合考慮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等因素確定。經綜合測算,財政補貼后,對節能家電與普通產品的價差,經過3至7年,消費者即可通過節約的電費收回投入;如果電價進一步提高,回收期更短,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在經濟上是劃算的,也有利于節能減排。我們將通過多種渠道向消費者做好解釋說明,算好“節能賬”、“生態賬”,在全社會引導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模式。
問:節能家電補貼的兌付流程是如何設計的?如何確保財政補貼資金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可能出現的騙補?
答:節能家電補貼兌付流程是將補貼資金撥付給生產企業,由生產企業通過經銷綱點在銷售時兌付給消費者,這有利于突出家電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地位。
節能家電推廣面對千家萬戶消費者、眾多生產企業和銷售綱點,資金監管的任務很重。為了做好補貼資金監管,防止騙補,我們采取了由生產企業報送完整的銷售監管信息、政府據此核查的監管方式。為此,我們要求消費者在領取補貼時需要簽署“補貼領取確認單”,並提供產品唯一編碼、個人身份信息及聯系方式等,目的是為了確認銷售的真實性。對以上要求,請廣大消費者給予充分理解並積極支持。
問:如何解決消費者反映的“補貼產品范圍窄、推廣產品品種少”問題?
答:我們正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盡快公告第二批推廣目錄。目前已完成第二批目錄的評審工作,並已公告了平板電視、太陽能熱水器的第二批推廣目錄,其他三類產品的第二批推廣目錄也將于近期陸續公告。屆時,節能家電產品型號將從首批公布的近12000個品種型號增加到約21000個,消費者選擇的空間和種類大大增加了。此外,在節能家電補貼政策刺激下,企業也開始加快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新產品的上市步伐加快,如海爾、海信等龍頭企業今年9月將在市場上開始全面銷售高效節能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需要說明的是,納入“惠民工程”范圍的節能產品在推廣初期市場占有率一般在10%左右,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漸顯現,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將迅速上升。如2009年啟動推廣高效節能定頻空調,一、二級能效空調市場占有率從初期的5%提高到2011年的80%左右,從而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更好地發揮促進消費和節能的效果。
(據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記者韓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