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消息,今日上午寶鋼集團發生一起鐵水包傾翻事故,造成2人死亡13人受傷。這是寶鋼繼3月份梅山鋼鐵公司人員煤氣中毒事故后,今年發生的第二起傷亡事故。分析指出,鐵水包傾翻極有可能是操作不規范引起的,這說明寶鋼在管理上存在漏洞。
據中新社報道,當天上午9時10分,寶鋼股份有限公司煉鋼廠一煉鋼分廠行車在吊運270噸鐵水包時,發生雙板鉤單側脫落,致使鐵水包傾翻,傷員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上海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鋼鐵專家馬忠普對新浪財經表示,在煉鋼過程中,高爐的鐵水需要通過鐵水包運輸到轉爐廠。其中容易發生事故的環節有兩個,第一是出鐵水的時候,第二是運到轉爐廠挂鉤的時候。從新聞描述和傷亡人數上看,應該是在轉爐廠吊裝環節發生事故,極有可能是操作不規范引起的,或者是設備老化檢修不到位。
近年來,我國鋼鐵企業事故頻發,其中鋼鐵水包事故又是多發原因,包括鐵水包傾翻,鐵水外溢,鐵水噴濺等。
2007年遼寧鐵嶺市清河特殊鋼有限公司發生鋼水包整體脫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輕傷;2008年,浙江遂昌縣一鋼業公司在煉鋼吹氧作業中,發生鋼水外溢,造成2人死亡,3人灼燙傷,廠房部分設施嚴重損毀;2009年,江蘇揚州冶金機械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鋼水噴濺事故,造成10余人受傷;2011,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廠5號高爐在停爐準備過程中發生鐵水外流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燙傷;2012年鞍鋼重機鋼水澆注時砂型型腔噴爆,13人死亡、17人受傷……
“上千度的高溫鐵水噴薄而出,靠近的人瞬間融化屍骨無存,遠一點的人沾邊即傷。”業內人士這樣揣度鐵水包破裂的景象,慘烈至極。
曾經有文章專門分析過鐵水包事故原因,無外乎鐵水包設備本身存在缺陷、作業環境條件不合格、人為的違章作業和操作失誤、工作人員操作技術不熟練、安全規程不健全或執行不嚴格、現場缺乏監督檢查指導、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缺乏或有缺陷。馬忠普認為,這些原因歸根結底是管理上存在漏洞。
而如果說梅鋼作為寶鋼整合對象,在文化、管理和人員素質方面與寶鋼上海主體存在差別,那麼寶鋼今日的這場發生在上海寶山廠區的事故,則讓人感到費解和訝異,因為寶鋼一直被認為是國內鋼鐵行業創新和安全生產的標兵。
“寶鋼管理模式與國內其他鋼廠從小一點點擴大、弊端較多不同,是參考國外的鋼廠體系建立的,規范化系統性更為科學和到位,然而這並不能表示其管理上不存在漏洞,出現了事故就意味著需要反思。”馬忠普表示。
今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陷入普遍虧損的狀況,安全生產事故也連續發生,涉及鞍鋼、寶鋼、濟鋼、酒鋼及韶鋼多個大中型鋼廠。(潔琳 發自北京 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