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家企業,在其一步步成為業內大佬的過程中,歷經了風風雨雨,卻總能屹立不倒並逆勢成長,在每一次風暴中,總能將一個對手拖下水,手法堪稱傳奇。
這就是農夫山泉。
農夫山泉的發展史,充斥著與同行的爭斗,但有趣的是,雖然農夫山泉並不占據有利形勢,卻總能“關關難過關關過”,這背后的訣竅在哪呢?
假捐門稱被“周密策劃”
農夫山泉在發展初期,慣常使用參與公益活動的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比如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一分錢”計劃。
該愛心活動以“你每喝一瓶農夫山泉,就為貧困山區孩子捐出一分錢”為口號,俘獲了大量消費者的心,使農夫山泉這一新興的“天然水”概念的產品在飲用水市場占有率迅速攀升,久居行業前茅。
然而在2009年8月,《公益時報》發文稱,農夫山泉的“一分錢”公益活動為“假捐”。
文章稱,農夫山泉每年有15億瓶到20億瓶的銷售規模,按其廣告從2001年到2008年,農夫山泉每年至少應拿出1500萬元注入助學基金,但實際上能查到的公開現金捐贈只有500萬元。
文章並稱,“一分錢”活動並未宣傳中所稱持續長達7年的時間。據農夫山泉提供的資料顯示,2000年7月到2001年12月,其活動主題為“支持申奧”;2002年4月到12月,活動主題為“一分錢陽光工程”;2006年1月到7月,活動主題為“飲水思源”。其他年份則未有“一分錢活動”。
三個時間段加起來,“一分錢”活動的持續時間一共僅有34個月,不足兩年。
該報道引起軒然大波,而農夫山泉則宣稱,《公益時報》的作為乃“一系列經過周密策劃、旨在詆毀農夫山泉名譽的蓄意事件”,並將其告上法庭。
但隨著法庭辯論,“一分錢”活動相關細節出爐,讓該公益活動“越描越黑”。
2002年4月到12月的“一分錢陽光工程”主題活動,其宣傳口號為“到2008年將為20萬孩子帶來運動的快樂”,而農夫山泉對社會公布的活動持續時間為“2002年啟動,持續到2008年”。
然而,農夫山泉在法庭上的解釋卻為:“2002年所捐贈的體育器材可以使用到2008年,讓孩子們運動的快樂持續到2008年”。
砒霜門稱有“幕后黑手”
2009年,農夫山泉遭遇“砒霜門”事件,雖然最終經當地政府澄清是一樁冤案,但農夫山泉仍不忘質疑事件背后有“幕后黑手”。
2009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經該局抽樣初檢,並經海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和海口市衛生防疫站復檢証實: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農夫果園30%混合果蔬、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的總砷含量超標。
該消息一出引發輿論強烈反響。但就在一周之后,海口市工商局又改口稱檢測結果“全部合格”。隨后,海南省工商局就此事發布文件稱,海口工商局存在程序不當的問題,給生產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海南省工商局並解釋,在調查過程中並未發現海口工商有徇私舞弊之處,初檢結果有誤主要原因在于儀器老化、檢測方法不標準。
事件被証實是一場“烏龍”。農夫山泉表示,接受海南工商的道歉,但對其檢測過程提出“五大質疑”。最后,仍不忘強調,“檢測被有預謀的操控,有幕后黑手”。
PK可口可樂指其“酸葡萄”
農夫山泉的“陰謀論”對象並不限于國內同行,在2011年,農夫山泉就以“酸葡萄”為由回應可口可樂對其的“抄襲”指控。
2011年初,可口可樂指控農夫山泉的維他命飲料產品“力量帝”外形及包裝抄襲可口可樂的“酷樂仕”。
對可口可樂的質疑,農夫山泉堅決否認“侵權”。但是,農夫山泉並未拿出其產品包裝未侵權的確鑿証據,並反稱可口可樂在酷樂仕上市一年后突然“發難”系因農夫山泉力量帝市場份額提高而產生的“酸葡萄”心理,並強烈要求可口可樂對其道歉。
相較農夫山泉的高調回應,可口可樂幾乎沉默以對。而這次紛爭的最終結果卻是,農夫山泉刪除了部分設計,但始終未公開承認包裝侵權,所幸可口可樂亦沒有對農夫山泉采取法律行動。
PK華潤怡寶稱其“蓄意策劃”
而在今年3月引爆的“質量門”“標準門”事件中,華潤怡寶也被農夫山泉戴上了一頂“幕后黑手”的帽子。
3月以來,農夫山泉不斷被媒體爆出“瓶裝水含黑色懸浮物”“丹江口水源地垃圾圍城”“產品標準允許霉菌存在”“產品標準不如自來水”等負面新聞,引發了輿論對飲用水安全的強烈關注。
然而,農夫山泉在此次危機中的應對方式並非是力圖一一解答媒體的質疑,而是一口咬定一系列負面報道系其競爭對手華潤怡寶所為。
農夫山泉4月11日發布聲明稱,近期針對農夫山泉的一系列報道均為“蓄意策劃”,並“有理由相信隱藏在幕后的就是國有控股飲用水企業華潤怡寶。”
次日(12日),農夫山泉再度發表聲明,同時羅列了大量華潤怡寶的“罪狀”証據,並措辭激烈的表示華潤怡寶應維護企業道德底線,“不要有膽做,沒膽認”。
4月15日,華潤怡寶以“侵害企業名譽”為由將農夫山泉告上法庭,從側面反映出農夫山泉所提出的“証據”無法有力佐証華潤怡寶確為“幕后黑手”。
通過對同行的“宣戰”使得農夫山泉事件迅速升級,然而媒體所質疑的“黑色懸浮物”究竟為何物,浙江標準是否存在濫用,是否低于國家標準等問題則被忽略。事實上,上述問題直至今日亦沒有得到農夫山泉的有效回應。
“被策劃”者亦常“策劃別人”
上述的多個案例,農夫山泉均稱遭到“幕后黑手”的“蓄意策劃”,但所有事件最終都沒有任何一個“幕后黑手”被找出,即使是被農夫山泉點名的華潤怡寶,亦將農夫山泉告上法庭。
很顯然,雖然農夫山泉在各個糾紛中反復提及“幕后黑手”,但其並沒有足夠的証據証明“幕后黑手”真實存在。
不過,聲稱自己遭到“幕后黑手”陷害所能得到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在歷次糾紛中,農夫山泉都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或多或少能得到輿論的同情分。或許,在深諳輿論之道的農夫山泉眼中,“幕后黑手”究竟是誰,究竟存不存在已經不重要。
就各個事件看來,農夫山泉在強調自己受到“陷害”后,並未將工作重點放在尋找“幕后黑手”上。事實上,農夫山泉對于“策劃”攻擊同行興致盎然,娃哈哈、康師傅也曾做過“受害者”。
娃哈哈篇
2000年,剛剛成立不久的農夫山泉高調宣稱,將停止生產純凈水,只生產天然水,並指純凈水長期飲用有害人體健康。
這一“踢館”行為立刻遭到了純凈水生產企業的反制。當時最大的純凈水生產商娃哈哈公司迅速組織數十家純凈水生產廠家進行“聚會”,擬起草聲明呼吁國家制止農夫山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動員各純凈水廠家起訴農夫山泉。
而農夫山泉卻反將娃哈哈告上法庭。農夫山泉稱,娃哈哈向北京和全國各地的媒體散布大量虛假“事實”,稱“農夫山泉水源嚴重污染”、“農夫山泉市場銷售情況不佳”等等,以此為由將娃哈哈告上法庭,並要求賠償3000萬元。但最終農夫山泉被法庭判決敗訴。
康師傅篇
時隔八年后,農夫山泉將“策劃”的對象轉向了當時飲用水市場份額最大的康師傅。
2008年7月,一則《康師傅:你的優質水源在哪里?康師傅水廠探密》的綱帖以探密的形式稱:康師傅礦物質水的水源來自自來水,還指出了該廠瓶子隨意堆積、廢棄瓶蓋重新利用等問題。
康師傅由此迅速卷入“水源門”事件,並受到重創。據康師傅控股2008年年報顯示,自遭受“水源門”事件后,半年內礦物質水業務由盈利變為數千萬元的嚴重虧損。
然而,在這起轟動一時的“水源門”一年之后,康師傅一離職高層對媒體披露稱,該事件的策劃者為農夫山泉。
披露者稱,在“水源門”發生前一個月,康師傅保安曾發現兩名陌生人進入廠區拍照,經盤問后得知其中一名叫“吳超超”,但當時並未獲得其詳細身份信息。
不久后,康師傅方面從匿名郵件中獲悉“吳超超”將參加在深圳舉行的“2008中國·國際飲用水峰會”,康師傅遂派遣事件處理小組人員前往會場。在會場中,康師傅保安班長發現了站在農夫山泉展台上的“偷拍者”,后通過媒體人士索要其名片后發現,此人便是“吳超超”,身份為養生堂廣告中心媒介策劃副經理。
據了解,康師傅並未就此對農夫山泉展開法律行動。
“陰謀論”可以休矣
面對外界的質疑與指責,一概斥之以“陰謀論”,已成為農夫山泉應對企業危機時的“不二法門”。
“陰謀論”對于國人來說已不陌生,其最大特點就是凡事首先質疑動機,刻意回避問題,模糊爭論焦點,導致正常的溝通被扭曲為毫無意義的口水戰,而亟需解決的問題卻不了了之。
農夫山泉自3月份陷入“水源門”、“標準門”事件以來,輿論沸沸揚揚已近三個月,除了反復聲稱遭“幕后黑手”陷害外,便是永無止境的答非所問,媒體所提出的質疑沒有一個得到過農夫山泉的有效回應,社會上充斥著各方的無謂爭吵。
在5月6日那場毫無新意的發布會后,農夫山泉儼然成為“悲情英雄”,其“陰謀論”策略再次奏效。究其原因在于農夫山泉深知,國人容易受“陰謀論”影響。
在過往的歷史中,由于“陰謀論”的盛行,讓人民僅僅因為一個無法求証的“動機”而變得互不信任、互相攻擊,而事實真相卻無人探尋,最終的代價是社會風氣受到重創。
“陰謀論”這一本該擯棄的思維方式,卻被農夫山泉拾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為農夫山泉賺取了不少短期利益,讓農夫山泉在每一次風暴中,都能把一個對手拖下水,手法堪稱傳奇。
農夫山泉的發展史,可謂是以強硬作風硬殺出一條“血路”,方有了今日飲用水市場大佬的地位。但縱觀其與同行的爭斗,卻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總不忘在談論問題之后強調有“幕后黑手”。雖然歷次“幕后黑手”從未被找出,但農夫山泉的對手卻因此被“批倒、批臭”,即使農夫山泉最終未能獲益,但其對手亦得不到絲毫好處。
然而,濫用“陰謀論”不僅無助于企業解決問題,也無助于全行業的共同提高,更會混淆視聽,對社會風氣造成傷害。農夫山泉作為飲用水企業界的翹楚,在最大限度獲取企業利益的同時,是否也應當反思下民族企業理應起到的表率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