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背景
武漢機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機床),由被譽為“中國機床十八羅漢之一”、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武漢機床廠改制而來,是工具磨床的專業生產廠商,經歷了多次的產權更迭后,已成為武漢工業控股集團下屬子公司。目前武漢機床正處于企業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改制轉型關鍵時期。
二、主要問題
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持續低迷,機床行業市場容量缺乏增長空間。作為機床行業的一部分,加之配套產品的工具磨床制造行業的市場容量也不會有大幅的增加。武漢機床未來想依靠強勁需求拉動的市場增長及銷售收入增加將不復存在。同時由于武漢機床歷經產權調整和搬遷改造,公司的發展方向、內部的組織流程、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急需進行梳理。因此,公司面臨著如下一系列的緊迫問題:
公司的願景是什麼?使命是什麼?在當前的環境下,制定什麼樣的戰略以保証公司的發展?是否有新的業務方向?如何將戰略要求落實到具體的目標上?
如何將公司戰略分解為具體的職能戰略,保証戰略的一致性?
如何制定合理的滾動計劃,保証戰略的實現?
如何調整公司的管理制度,保証計劃的實現?
三、解決方案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北自所)針對武漢機床所所面臨的的主要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其提出了管理咨詢解決方案。
通過對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整體仍然處于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中低端,過去的高速增長,更多地依賴了國內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企業體制機制變革釋放的發展能量、勞動力成本的相對優勢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持。而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所發揮的作用則是第二位的。武漢機床過去所習慣依賴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增長因素已經發生並還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武漢機床發展長期沿用的發展模式和銷售策略,也在快速地喪失立足的基礎。武漢機床不但亟須擺脫當前的經營困境,更需要在新的發展環境中轉型升級、以發展求生存,以變革奪回武漢機床在行業中排頭兵的位置。當前企業一方面需要強化銷售能力,擴大國內的中、高端市場份額;發展制造服務業,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促進產品技術和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國內需求疲軟的環境下,通過對國外同行的兼並重組,利用國內成本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對同行業企業的發展業務,以及上下游企業需求的變化進行分析。根據統計數據得知,最近三年數控機床的消費量一直保持在年20萬台以上,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機床生產和消費國家。數控機床保有量的增加意味著復雜刀具使用量的增加。龐大的機床保有量以及數控刀具消費量催生了刀具服務市場。因此武漢機床的業務方向需要向制造服務業方向發展。
而在機床制造主業上,我們根據國家為了支持機床行業,尤其是高端機床產品發展相繼出台的五項支持政策,以及機床進出口數據的比較上,得出公司產品發展方向。通過銷售數據分析以及下游產業分析,我們給出公司需要重點開發的區域以及行業。
在公司內部運營上,我們根據多年來制造業咨詢經驗,以及行業標杆企業的運營管理辦法,通過價值鏈分析,幫助企業找出在銷售管理、產品研發、物流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上的不足之處,為企業做出了合理的建議和優化。
通過企業外部環境分析、內部運營分析,根據SWOT法,我們總結出了企業的核心能力,以及戰略規劃的核心要素,保持品牌號召力。
復興普通產品市場、爭奪中端產品市場、保証高端產品技術能夠跟隨行業發展方向;構建與戰略匹配人員隊伍,擴大加強營銷隊伍、研發設計隊伍;通過市場行為、企業間協作保証生產能力;由設備制造向制造服務方向轉型;尋找投資機會,有效擴大企業業務范圍五點戰略要素。
通過戰略要素的提出,我們設計了武漢機床廠的願景、使命、戰略及目標,並將戰略目標分解為五年的行動計劃。分別落實為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及計劃、產品結構調整目標及計劃、企業技術進步目標及計劃、產業鏈延伸目標及計劃、企業文化建設目標及計劃、人力資源建設目標及計劃、信息化管理目標及計劃、財務風險控制目標、國際化經營計劃和投融資計劃等戰略行動上。
根據戰略要求,我們同時提出了銷售管理、產品研發、物流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改進方案,並提出了相應的管理制度。
四、總結
本次咨詢以企業基本信息為基礎,結合宏觀環境分析及企業內部運營分析,提出武漢機床的發展戰略,以及戰略實現的支撐措施、實施計劃以及管理模式的優化方式。由于宏觀環境的影響,武漢機床當前的發展充滿著巨大的挑戰,企業處于改制適應期,尚未建立適應環境的管理機制及優秀的管理隊伍、市場隊伍。企業在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過程同時需要面臨外部市場壓力和內部資金壓力的雙重挑戰。因此通過本次戰略咨詢的實施,幫助企業理清發展方向,建立穩扎穩打的堅實基礎,逐步實現戰略目標。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管理咨詢師 白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