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中國石化煉化企業設備檢查組一行10人,對揚子石化設備檢維修管理和修理費管理進行專項檢查。經過認真檢查,檢查組認為,揚子石化在檢維修管理工作上,通過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檢維修及費用管理,不斷創新改進轉動設備維保模模式,建立並運行了承包商考核管理機制,檢維修項目簽証管理精細有效。2013年,揚子石化共審核檢修預決算7667項,在承包商報價基礎上核減了4059萬元,總核減率為11.3%,其中對承包商預決算報價核減率大于20%的項目共涉及984項,設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特別今年以來,揚子石化在設備管理上加大信息化運用步伐,更為檢查組所稱道。
為進一步加強設備管理,今年以來揚子石化機動系統加大了“E”化(信息化管理)步伐,進一步擴大信息系統在設備管理上的應用范圍,重點開發EM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在檢修管理、腐蝕管理、故障管理、計劃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為狀態監測、故障分析、維修決策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揚子石化機動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工業化”與“信息化”高度融合是當今的主要潮流和方向。為進一步深化ERP應用,揚子石化今年重點拓展了EM系統(設備管理)的應用:強化“三基”管理,統一設備台賬格式、完善設備“一台一檔”;集成狀態監測系統數據,推動“兩化”融合建設;開發部件使用壽命統計分析功能,提高物資供應水平;建立裝置查漏消漏數據平台,促進日常業務流轉效率提升。
在設備檔案管理上,揚子石化通過強化信息管理,針對不同分類的設備(如壓力容器、常壓儲罐、起重機械、泵類等),為每一類設備設置統一的台賬格式,使用專業台賬查詢功能時,就可以調用相對應的設備台賬格式,做到線上台賬格式的統一性,也便于檢查各類設備的特性值錄入是否完整。通過對系統中的文檔進行全面的梳理,提高了文檔上傳的規范性和查找的便捷性。
整合集成狀態監測系統數據。以往,內部設備大機組、關鍵泵群、離線狀態監測三塊數據離散分布,無法形成直觀趨勢圖。今年,揚子石化通過對這些監測數據進行整合,建立系統的裝置分布圖。通過這個“平台”,可以看到每一個生產廠的正常運行設備數量和報警設備數量,同時也可以點擊穿透到廠內的各個裝置,並導入檢維修提供巡檢數據(即離線狀態監測數據)。設備管理人員據此可以對設備近期的運行狀況做出準確的判斷,有利于設備預知維修工作的推進,提高裝置的運行平穩度。
在設備“預期壽命”推斷上,通過加大信息化力度,設備管理人員可以隨時了解設備主要部件的使用情況,統計主要部件的使用壽命,查找出更換頻繁的設備和部件,預測主要部件剩余壽命。在維修工作中根據部件剩余壽命提前提出備件需求計劃並落實采購,可有效減少因備料時間過長造成的維修怠工或停機時間過長等現象,物資采購部門通過易損備件供應商的統計分析,可優先選擇質量優良、運行可靠度高的供應商,通過多專業、多部門的共同努力,大幅提升了裝置穩定運行水平。
早些年,公司啟動異味整治工作后,各二級單位每周統計上報裝置查漏消漏數據,工作量較大且繁瑣。今年,揚子石化通過建立裝置查漏消漏數據平台,將EM系統中的泄漏通知單作為平台的數據源,在對泄漏通知單中的泄漏類型、處理措施等做進一步的細分之后,查漏消漏數據平台就可以提取泄漏通知單中的這部分數據,為有關部門提供每周、每月、每年的查漏消漏統計表,各二級單位不僅無需再從線下上報周報,而且節約了大量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