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十分繁華的“汽車之城”,美國底特律市政府現在正式破產了,如今,這個城市儼然成了典型的“空城”,或者叫“鬼城”,給世人留下震驚之外也留下許多思考,特別是給中國“老工業基地”改造帶來許多啟示。
重慶市大渡口區就是這樣一個與“汽車之城”底特律相似的城市。曾經,重慶鋼鐵集團是大渡口區的驕傲,大渡口區1965年因重鋼而設。46年來,重鋼占該區工業總產值50%以上。從2013年起,重鋼搬遷,支撐大渡口區經濟的半壁江山轟然缺失。
“老工業基地”轉型如何防止經濟“硬著陸”?這個沉重的課題考驗著大渡口人。全國像重慶市大渡口區這樣的“老工業基地”共有120個。防止經濟“硬著陸”,不僅對大渡口區對重慶意義重大,而且對其他119個“老工業基地”有著重大意義。
近日,重慶市大渡口區召開十一屆六次全委會,區委書記盧建輝作了《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開創“加快轉型發展、打造新區品城”新局面》的報告,強調今后幾年主要奮斗目標: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部署“新區品城”建設,團結和帶領全區上下加快發展步伐,再創大渡口發展新輝煌。
報告中清醒地看到 “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的總體形勢,有針對性性提出建設“新區品城”總目標,聚焦“三大產業”、“三大品質”、“六大重點板塊”。
“三大產業”是以信息服務業為重點,優先發展新興生產性服務業;以文化休閑旅游業為重點,加快發展新興生活性服務業;以環保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品質生活之城”是大渡口轉型發展的價值取向。所以大渡口著重突出“品質生活之城”的“功能品質、環境品質、民生品質”,一轉“鋼城”的“灰頭土臉”,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大渡口區域面積小、土地資源少,能夠調動的資源要素有限,要加快發展步伐,必須突出重點、夯實平台、強化抓手。所以,區委、區政府按照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的發展要求,把工作著力點主要放在輕軌和濱江路“兩線”,聚焦建橋園工業區、九宮廟商圈、移動互聯綱產業園、文化休閑旅游小南海片區、濱江老重鋼和釣魚嘴片區等“六大重點板塊”。
毫無疑問,重慶市“老工業基地”改造十分徹底,直接將重慶鋼鐵主業從大渡口區環保搬遷至重慶主城之外的長壽區。
“老工業基地”轉型,對一個地方經濟發展而言,不可避免會帶來“陣痛”。
“陣痛”過后是“新生”。如今,大渡口全區上下貫徹“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和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新區品城”這一總體任務,高度聚焦“三大產業”、“三大品質”、“六大重點板塊”,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揚帆破浪,策馬揚鞭,真抓實干,在改革大潮中奮進,預示著“老工業基地”轉型后的重慶大渡口區經濟不但不會“硬著陸”,而且美好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