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面臨國內鐵礦石自給率嚴重不足、國外礦山壟斷地位繼續保持強勢的情況下,馬鋼礦山提出將在充分發揮現有礦山潛力、提高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新建礦山地下成本,順利實現礦石產能穩定高效釋放,打造出經營型經濟礦山。
既要會干活 更要會算賬
去年下半年以來,礦價經歷了斷崖式下跌,造成生產成本大幅上升。面對礦價持續低迷的新常態,馬鋼礦山將面臨新一輪的市場生存考驗:一是產品平均生產成本依然高于售價;二是明年公司產品結構將出現拐點,成本較高的地下礦產量占比首次超過50%,今年的生產經營形勢面臨新的嚴峻格局。
與此同時,馬鋼礦山面臨的生產經營任務也十分艱巨。一是要確保完成664萬噸成品礦生產任務。雖然今年的生產任務相比去年增幅不大,但受礦價大幅下跌的影響,在低成本下如何保產量、保質量、保安全,如履薄冰。為此,馬鋼礦山對今年的生產經營提出動態計劃、精益運營的要求,對各單位的生產經營計劃,一季度一下達,同時在下達品種產量時下達指導成本,要求干部職工既要會干活,更要會算賬,要確保生產出的產品成本不高于指導成本。
具體來看,首先一定要起好步、開好局,確保一季度不虧損,全年有盈利。其次,舉全公司之力,以最經濟的方式加速推進張莊礦建設。此外,要通過增產提質、強化管理、壓縮開支、統籌優化人力資源、減少外委勞務等一切途徑實施全方位降本增效,確保不虧損。
降本增效是企業面臨生存壓力的硬道理,也是面對不虧損硬任務的硬辦法。而打造經營型經濟礦山,降本增效是重中之重。為此,馬鋼礦山提出要從樹立科技降本、管理降本、協同降本、全員降本意識,要從釋放活力等多角度、全方位開展降本增效。在當前地低礦價下,露天礦山要降低剝采比;地下礦山要降采準、提高出礦品位;選廠要多碎少磨,大量增加預選技術。
馬鋼集團礦業公司總經理王文瀟表示,適應經濟新常態,對于礦業而言,就是要認識低礦價,適應低礦價,而且要能長期適應低礦價。樹立經營礦山理念,就是要樹立客戶意識、服務意識、成本意識、市場意識和質量意識,以利潤和效益為中心,經營型經濟礦山就是礦山成本要有競爭力。
堅決確保不虧損
目前,馬鋼礦石自給率不足25%,股份公司每年被迫花巨額資金進口1800萬噸左右國外礦,資源保障戰略已成為集團公司發展的長期戰略。要支撐鋼鐵主業的健康發展,推動礦山轉型升級,礦業公司實施資源戰略必須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之上,生產成本要低于進口礦價格,否則這種保障難以維繼。
隨著開采的延續和深部找礦,國內開采的趨勢逐步過渡到以地下為主。馬鋼也不例外,甚至開采難度、開采技術條件更為復雜。隨著羅河礦、白象山礦、張莊礦等新礦山的建設,2015年地下礦產量占比將首次超過50%,由于開采條件和充填等環保要求,地下礦成本要比露天礦高很多。如何化解成本壓力,實施好資源戰略,需要新礦山在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中想方設法提高競爭力。因此,把羅河礦、張莊礦乃至白象山礦打造成為特大經營型經濟礦山,是實施資源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馬鋼礦山保証2015年精益運營的關鍵。
據悉,馬鋼礦山今年新礦山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張莊礦。目前,該礦的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按照馬鋼礦山提出的具體目標任務:張莊礦要按照七月份進入試生產、全年完成150萬噸原礦的總體目標進行部署,在此基礎上,要在三月底完成井下溜破系統建設,六月底實現選廠聯動試車,具備大規模采礦、運礦、提礦、選礦的能力,充填系統、尾礦系統上半年投入使用。
作為馬鋼集團公司非鋼產業七板塊中的大塊頭之一,馬鋼礦山在礦價幾乎腰折的市場形勢面前,要求公司和各分、子公司必須守住生存底線,堅決確保2015年不虧損。
(于進章 利軍 侯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