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石化下大力氣做精做細原油采購、儲運等各項工作,今年1-8月,噸油成本比總部平均噸油成本低7元/噸,為實現煉油板塊的效益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高橋石化進一步優化原油采購結構,踏準采購節奏,合理控制原油庫存,采取降低庫存資金占有和原油途耗等管理措施,從多方面降低原油采購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高橋石化積極與總部和外貿代理高橋石化交流,根據對國際原油平均價格的預測和市場情勢的分析,把握采購節奏,積極應對加工量變化,克服了原油保供困難。
在總部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加強對原油采購工作的分析深度和力度,形成月度原油成本分析滾動台賬,尋找其中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對影響利潤比較重要的兩套蒸餾裝置的原油加工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測算,明確原油采購工作的優化方向,進一步轉變采購思路,以效益最大化為原則,堅持PIMS測算,按“性價比最優”采購原油。
降低原油庫存量,克服原油結構調整過程中新增原油品種、分儲分輸分煉帶來的庫存壓力,將原油庫存控制在較低水平,降低財務資金占用和財務費用。
通過適當多采購付款時段較長的原油,節約了原油貨款貸款利息。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加強與生產、技術等部門的溝通,尋找資源供應穩定、適合裝置加工的性價比較高的原油,綜合硫含量、API度等性質限制因素,每月將進口原油采購品種減少並固化至8種左右,為穩定生產技術條件、保証效益奠定了基礎。
針對今年原油管輸費用以及二程水運費調整的情況,高橋石化結合運輸損耗的影響,將二程進廠運輸策略由之前的不斷做大管輸量,調整為現在的合理安排二程水運和管輸進廠比例。
克服航運市場吃水淺、容量大的船型較少以及長江航道和高橋石化海濱碼頭水深不夠的困難,實現了三船次潿洲原油直靠高橋石化碼頭,有效降低了運雜費成本。
此外,根據總部做大管輸量、減少水運量的要求,高橋石化適當減少了水運量。
為確保原油供應,協調管輸、水運原油進廠,高橋石化克服冊子至嵐山方向的原油管輸管線檢修2個多月造成的困難,根據4-6月份采購原油情況、中轉港接卸情況、海濱碼頭水深情況和廠內罐容情況,與總部、外貿代理高橋石化、中轉港、中海油運、管道高橋石化等加強溝通協調,多次與兄弟企業共同探討應對策略,合理安排一程船拼裝方案,利用商儲借還油和兄弟企業串油等多種方式,保証了冊嵐線檢修期間的原油供應。
高橋石化加強原油途耗管理,持續監測跟蹤船檢量和進罐量的計量,在派駐中轉港計量人員做好外部計量監督的基礎上,加強罐收體積、密度、水分分析和比對,做好艙底油回收。
對進罐量差異大的船舶及時查明原因,掌握真實準確的數據,涉及船舶、港口的外部原因及時反饋、處理。為切實降低原油一程損耗,高橋石化加大對外溝通聯系,督促外貿代理高橋石化加強裝貨港原油裝運,精細控制一程油輪的運輸加溫、優化卸油過程,力爭裝足卸盡,降低損耗。
發揮商檢高橋石化的專業作用,自覺維護貨主企業利益,做好中轉港口的裝卸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