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做得再好,其條款畢竟是僵化的,並不能覆蓋所有的正在發生的變化。作為文件的執行者,就要求我們如何理解到要做的事情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本質就是我們要把奮斗者和不奮斗的人識別出來,把優秀的奮斗者與普通的奮斗者區分開來,從而在配股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決定哪些人應該獲得配股,哪些人不應該獲得配股;哪些人應該多配,哪些人不應該多配。
在我們公司對員工的激勵政策中,飽和配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非常大的一部分。這種激勵手段本身是有利也有弊的。這麼多年來,公司的飽和配股增加員工的凝聚力,給員工的貢獻提供超額的回報。這個高額的回報就是不僅僅給你勞動回報,另外還給員工分享公司長期的價值增長。
它的弊在哪里呢?從客觀上來講,股票的高額回報有可能助長員工惰怠的思想。我們必須要承認到這一點。雖然我們將飽和配股叫做長期激勵,但是這個長期到底有多長?其實仔細看一下我們的飽和配股政策,我們的長期可是無限期的長。員工獲得的飽和配股是從哪里來的呢,實際上是來于對每一年勞動績效的評估。
我們每年勞動績效結果出來后,會根據大家的崗位貢獻,根據你的績效,給予大家飽和配股的額度,這個額度一旦獲取之后,其實它未來的收益與我們每一個人未來長期的貢獻沒有那麼強的相關性。
更坦率地講,一旦獲得以后,有可能一勞永逸地吃大鍋飯。事實上在我們的組織里,有很多員工就是在吃這種大鍋飯。那麼在未來,我們的激勵政策中,我們如何讓激勵政策真正覆蓋到奮斗者身上,而不是覆蓋到不願意奮斗的人身上。不願意奮斗的人,你給他激勵的越多,他的惰性越強,個體的惰性越強,對整個組織的惰性的影響就更大。
因此,在整個人力資源政策中,如何把奮斗者和不奮斗者很好的識別出來,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所有的文件都只能作為一個指引,文件執行的最終的根源就必須要靠我們每個主管自己把握好,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課題。
今天這個座談,並不是說公司已經能拿出一個很好的方法,告訴大家怎麼樣去識別,主要還是通過大家共同討論,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執行這些政策。這樣的準確度就會更高一些。
黃林強:我提幾個問題。第一、關于奮斗者和配股的事情,其實,我在華為也十幾年了,以前我們沒有這些條條框框,沒有這些考勤條款,我們不是也把奮斗者識別出來了嗎,為什麼剛好到這個時間才用這個形式去甄別。如果說它是一個長期性問題,為什麼不是三年前、不是五年前,而是這個時間提出來。
胡厚�:有一些數據,會后人力資源部可以跟大家共享一下。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存在,只是以前我們沒有把它揭示出來。我們在座的管理層對基層真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也未必真正清楚。人力資源部今年把去年和前年的出勤情況作了一次統計。大家可以看一下,有多少人是在長期休假,而這些人是否每次都在獲得配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文件會對享受配股的員工有出勤率的要求。
任正非:不是今年推行,那明年推行你部門的任職資格你認為會科學合理嗎?那樣我們按職級配股就不會科學。推遲多少年,也難實現理想的。因此,今年走一步,就看大家的理解力了。
張曉清:但是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公示了。如果業務部門打C的人,就是非常不認可它了,是否可以把勞動態度作一個參考。
任正非:開始公示也不等于就正確了,熟悉公示這項工作,需要兩三年時間。我們各級干部,就是要將10%的優勝者找出來,他們也許有缺點,這樣的選拔制,就會促進公司的發展。同時,對10%左右的后進者,作一些分析,主管個人的傾向,考核也會有偏。我們必須堅決壓制真正的無作為的人股權增長,才會使公司不會戰略潰敗。
張曉清:還有一個建議,本次配股時有提到已經超過飽和線的人,如果已經惰怠了,是不是考慮適當退出一點股份的機制。我們在評的過程中,因為飽和線的跨度很大,有些人即使沒到飽和線,其實我們都已經覺得他惰怠了,對于這些人是否也一樣適用于退出機制?
任正非:惰怠就不要評給他,這就是你的權力。降低我也是同意的,個別案例事先與人力資源委員會溝通,謀定而后動。如果你們認為這個人不該配,即使按照公司的條條框框他都合乎了,還是不應配,配了就是錯誤。公司的文件是導向產生乖孩子的,乖孩子最容易符合公司的文件,但它不創造更多的價值。在績效好的員工中違反這些條款,但是你們認為他是奮斗者,就應該給,你們要挺身而保衛他,他以后會糾正的。這不是漲工資,多漲一級算了,不就是早給一兩年。一、二年后你的職級升了,就平了。
股票給了可能不好收回。如果你給錯了人,就是傷害了公司的競爭力。你給錯了人,你就是支持了惰怠。所以,我們希望基層干部要敢作敢為。對于奮斗者我們采取相對考核。相對考核,我們過去有教條主義的ABC,我們有很多教條主義制度,有可能差點把優秀員工給篩選掉。
那麼我們現在讓大家不要那麼教條,一定要大家感覺這個人確實是努力工作的,我們就敢承認他,盡管上級批評,也要敢于為他申辯。評價也可以跟著感覺走。但是過去由于我們對十八級以上的干部沒有考勤,使這次他們缺少扺扣事假的記錄。奮斗者不拿加班工資,是從股票和年終獎中分享剩余價值。
但是付出也要記錄,這樣以后可以沖扺他一些合理的假期,人總有三災兩難,這邊不考勤,那邊要扣除,他們的假期從哪兒來,會累死人的。
所以,以前忘了考勤,那現在也不能去改變過去的考勤記錄,那你可以寫一個承諾書,2011年你把請的事假扣還回來,這種情況不要影響對他的考核。
那些手里還有一大把換休假沒有用,還在請事假的人,有點投機。以后我們要堅持高中級奮斗者也要自己記錄自己的工作,免刷卡也要自己記錄,考勤員把它錄進去。春節假如加班了,也要一天按三天計算。我們認為這個東西也是可以記載的。要糾正人力資源政策中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我們今天的溝通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前我不知道,這次出了這個文件后,我才開始知道這些問題,所以我就坦率跟大家溝通。
胡賽雄:作為奮斗者現在的識別手段是有限的。
任正非:唯有按貢獻,按當前績效或戰略貢獻。
胡賽雄:貢獻,還有就是看你是不是申請加班。
任正非:沒有,只有貢獻一條。像我這種就是不加班的,你看我是不是奮斗者。
胡賽雄:我認為還要增加一條要素。比如,不服從組織安排,有些艱苦的地方不去。像這些人,不光是不能做干部,我認為一般的員工也夠嗆,他應該也不能成為奮斗者。
任正非:不服從分配就是麻雀了,就是小奮斗者。你還把他當鴻雁配股?這就是干部管理錯誤。麻雀和鴻雁就是不一樣。麻雀你給他那麼多糧食,它飛起來也提不動。你給他們分那麼多錢,就是你考核機制有問題。他不願意服從分配就是麻雀,為什麼不允許麻雀生存呢。奮斗者中也有麻雀,奮斗者邊緣化一些就是麻雀。你不要以為申請成為奮斗者,就永遠是奮斗者了。
胡賽雄:第二個問題是十三級以上的員工,其實我們對他的考核都是目標責任制員工。這里面也有人申請成為奮斗者,也有人不申請成為奮斗者,那我們通過這種管理方式,怎麼樣能達到這種區分的對待。
任正非:十三級以上干部不申請成為奮斗者,他放棄利益干活,我認為這個人很偉大;申請成為奮斗者,可能有人就是想拿些股票,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申請成為奮斗者,他奮斗了,我認為是正確的。如果他申請成為奮斗者,不奮斗,是錯誤的。但是,他不申請成為奮斗者,我倒很佩服這個人,這個人在金錢面前不受誘惑。
劉全偉:現在在機關、在一線,本地員工的奮斗者越來越多了,不知道咱們有沒有相應制度的時間表。
任正非:我們現在已經在很多個國家推行分紅股,就是同等股權,這個已經實施了。
胡厚�:現在對非中國籍員工建立了遞延獎金的激勵機制,今年公司會在這個基礎上推出與虛擬受限股收益相挂鉤的利益分享權計劃作為對非中國籍員工的長期激勵措施,這個制度將覆蓋到所有的駐外機構。
任正非:華為公司前二十年是推行國際化,是以中國為中心走向世界,我們后二十年是全球化,以全球優秀人才建立覆蓋全球的能力中心,來輻射管理全球業務。我們對外籍員工的評價和重視在后面二十年逐漸會體現出來,畢竟我們公司還沒有資本化,我們還來得及給外籍員工補償利益。現從我內心來說,我不怕你多拿錢,你多拿錢,如果是該拿的,我心里太舒服了,因為你搶了太多糧食;你拿得少,我也不高興,因為你貢獻小。
張順茂:我們的虛擬飽和配股現在全球都是標準是一樣的,建議飽和配股是否可按照不同的艱苦地區的程度來操作。
任正非:如果他又回來呢?
張順茂:還是要有條件,如果他在海外艱苦地區長期工作。
任正非:長到多久算長呢?
張順茂:比如三、五年。
任正非:三、五年就算長了嗎,你還要活幾十年呢。
張順茂:我的意思是說要考慮一下是否願意在艱苦地區工作。
任正非:那我們可以多漲獎金。
胡厚�:你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早就已經解決了,我們在艱苦地區的崗位個人職級是有上浮的。
任正非:這次發生災難的國家,有幾個員工是一次漲了二級,他的飽和配股就是按漲二級來配了,他實際上就漲了很多了。這件事我們以為會有負面效應,會有壓力,在心聲社區測試一下,結果絕大多數都贊成,說明華為公司在文化上已經開始前進了。前些年員工在天涯上罵,罵老子不少干活憑什麼不多拿錢啦,但現在大家都不怎麼罵了。天涯綱釋放了你的能量,你又回來好好干活了。我覺得這就正確了,你不干活為什麼拿多錢,所以說現在文化正發生一些變化,在進一步積極改變,有利于促進公司的改革。所以今天的溝通,就是怕用僵化教條的條款把優秀的奮斗者傷害了。希望各級主管部門要敢于為這些奮斗的員工申冤。
謝國輝:我想問關于產假的這個問題,我們片聯還有員工,09年生的小孩,10年她的考核是A,這些人我個人認為也是奮斗者。
任正非:他休了多久假。
謝國輝:09年是休了超過2個月。
任正非:國家法律保護的是薪酬,法律上沒有說休很長的假還有股票。休的假太多放棄股票,又沒有放棄薪酬。過一、二年又可以配了,你努力,職級還會上升,機會還在增多。但是如果她休二個月零幾天,這有什麼關系呢,寫個承諾書,把多休的幾天扣回來,但是如果休得太多,去哪扣?公司的股票是一種虛擬分配方式,是勞動的一種分配機制,必須干活才會有。
現在有些人請事假,反正工資我也不要了,就等著分紅,難道這就是華為的價值觀嗎?華為公司的股票是勞動才會創造出價值的。我同情加了班沒有考勤記錄,這次又受打擊的人。一天到晚忙著干活,以前也不積極填寫表格,爭取自己的利益,我認為這種人應該花點時間保護自己的利益,把表格填了。
童國棟:兩年六十天的條款,執行上有一個度的問題。發現有些同事確實是因為在艱苦地區或者在項目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造成了身體疾病需要休假,而且大家都能看到他們績效很優秀。這種情況下建議允許基層干部給公司寫個特殊說明作為例外事項處理。
任正非:我們授權人力資源委員會給他批準,限定兩個月的休整時間,如果這個人確實太優秀了,還要休長一點假,批準他出差但不給他報銷差旅費。例如去紅海邊上出個差,回來后如果還是覺得身體不好,就再讓他自己掏錢去馬爾代夫出差。我們可以變相處理,不要老是沖突公司的政策。各個基層部門只要你們集體評議了,這些優秀員工要進行保護,因為這些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但是不能因為對這個人出一個特殊政策去普遍適應所有人,到時候我們就又沒有辦法制約了。各級部門要敢于為這些人伸張。這些人曾經有很大貢獻,因為工作原因身體累垮了,這類人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