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琪
中國經濟綱北京3月7日訊 “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如是說。
與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是“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不同,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變為“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如何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報告》指出,“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對中國經濟綱文化產業頻道記者表示,“國企改革亟需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首先應規范董事長及董事會和總經理及經理層的權利和責任。其次是根據總經理及經理層對企業的貢獻和企業盈利情況,合理確定其基本工資、績效工資。”
李修松認為,董事長及董事會代表出資人(國家)應對企業發展方向、重大決策進行有效監督和把握,並負相應責任,盡力保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不干預經理層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總經理及經理層應全權負責企業經營管理,經科學研究論証,提出企業發展方向和重大決策,經董事會研究批準並在其監督下予以執行。如果發生發展方向和重大決策失誤,上級主管部門根據雙方各自權責予以追究。
如何激勵職業經理人發揮作用?李修松認為,應根據其在位時期企業利潤增加情況,適當采取股權、期權激勵。如果企業經營不善,效益下滑,則上述各項報酬相應遞減。從而以利益機制吸引優秀者,確保經理人才優勢劣汰,促使其全心全意努力經營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