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中偉 李曼寧
樂視綱(300104)2月13日公告的每10股轉增20股的2016年度分配方案再度奪人眼球。公告顯示,“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綜合考慮公司2016年的盈利水平和整體財務狀況,為能與全體股東分享經營成果”,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提議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創公司上市來最大規模送轉紀錄。
上市以來多次高送轉
2010年8月12日樂視綱登陸創業板時,總股本只有1億股,當日收盤價42.96元,總市值為42.96億元。
當年公司即實施了10送2轉增10股派1.5元;次年為10轉增9股派0.73元;2012年10轉增9股派0.5元;2013年10派0.31元;2014年10轉增12股派0.46元;2015年度10派0.31元,上市來的6個會計年度中已經有四次送轉和兩次現金分紅。
算上此次2016年度的10轉增20股,樂視綱的總股本將增加到59.45億股。這一股本總數不僅一次性超越了目前創業板股本總數最大的溫氏股份(300498)的43.5億股,也足以令眾多主板上市公司俯首稱臣。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高比例送轉的背景卻正值樂視綱的多事之秋:2016年11月2日,樂視綱突現股價暴跌,並隨之出現公司拖欠供應商巨額款項的傳言,一時間各方輿論紛爭不息。
今年1月15日,在樂視綱股價出現接連暴跌的情況下,賈躍亭又在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希望股價快速達到100元”,再次引來各界關注。
雖然此次高送轉后,樂視綱股價預計將步入12元左右的“平民”價位,並一定程度提高其二級市場交易的活躍度,但眾所周知,高送轉類似一種“會計游戲”,對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及凈資產收益率、股東持股比例等指標並沒有實質影響。在大規模股本擴張的同時,如果公司業績沒有保持相應高增長,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關鍵財務指標反而會出現大幅攤薄。
因此,樂視綱此次高送轉后的業績增長情況更加令人關注,該公司預計在2017年4月20日披露年報。
重組暫無實質進展
將樂視影業納入樂視綱,實控人賈躍亭的這一承諾已兩年有余。去年5月份,樂視綱擬以98億元的估價置入樂視影業,但進程並不順利。2月10日晚間,樂視綱再發進展公告,重組樂視影業尚在推進中,同時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各方正就樂視影業估值進行探討。
換言之,樂視影業98億元的估值目前並未得到各方的一致認可,需要重估,至于重估方向則尚未可知。而關于樂視影業估值問題,樂視綱此前的公告已現端倪。
今年1月,樂視系列公司正深陷資金鏈危機,隨后出現以樂視綱為主導的股權轉讓計劃,孫宏斌執掌的融創中國豪擲150億元馳援。其中,融創中國旗下嘉睿匯鑫受讓樂視控股所持有的樂視影業1.26億元注冊資本,占樂視影業總注冊資本15%,價格約10.5億元。參照此番轉讓價格,樂視影業整體估值約為70億元。
回看去年5月,樂視綱宣布以增發股份加現金的方式,購買樂視影業100%股權,彼時標的估值為98億元。也就是說,在上述新一輪融資后,樂視影業估值已“折價”近三成。
不排除上述估值變化是導致樂視影業相關方須對其重估的原因之一。當然,以該估值變化定論樂視影業估值銳減亦並不公允。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並不是說樂視影業的估值暴挫至70億元,而是樂視影業給了戰投一定的折扣空間,可能也確實略有下降。最終的估值還要談,要做調整。”
另據分析,由于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增速收斂,受電影行業整體估值下調影響,樂視影業估值也可能受到影響,這可能是其估值面臨重估的重要原因。
一旦完成重估,樂視綱置入樂視影業的工作有望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事實上,在今年1月15日樂視控股與融創中國合作的新聞發布會上,樂視影業CEO張昭曾表示,“2017年我們一定要推進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我們也做好了準備,完成對股民的承諾。”
總體來看,該交易並不順利。因增值率達366.94%,樂視影業98億元的估值也曾引來深交所的問詢。交易所要求公司詳細披露樂視影業評估增值率、市盈率水平的合理性。
另外,樂視影業估值近年增幅較大,由2013年A輪融資時的15.5億元增加至98億元。其2014年、2015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444萬元和1.36億元,而2016至2018年度,方案承諾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從該組數據看,其承諾業績與歷史業績有一定的差距,亦令收購工作招致不少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