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夏 芳
時下,正值上市公司年報發布季,而查閱已發布年報或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數據可見,有的公司日賺億元,有的則日虧幾千萬元。
《証券日報》記者通過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27日,滬深兩市共有811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年報,其中有39家公司出現業績虧損,而中海油服去年凈利潤虧損114.5億元,成為目前A股發布年報上市公司虧損最大的一家,而其2015年同期公司凈利潤為10.7億元,同比下降1166.77%。
根據已經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業績數據顯示,同樣屬于油田服務行業的中化油服摘得了發布業績預告公司的虧損大戶。
根據中化油服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6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60.8億元左右。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公司表示,首先是公司主要專業工作量同比大幅下降,其中鑽井同比下降30%以上;其次,公司主要市場服務價格同比下降5%-15%;另外,公司部分工程建設項目工期延長、成本費用增加以及變更索賠未達預期;以及公司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增加。
在中化油服看來,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全年均價創12年新低,國內外油公司進一步減少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油田服務市場持續低迷,量價不斷下降。
雖然中化油服的2016年正式年報要在3月29日披露,在僅剩下一天的時間內,中化油服沒有更新業績預告數據,如果按照目前的業績預告數據換算,公司每日虧損額達到0.45億元。
在行業分析師看來,石化油服的主要業務為油田服務和石油工程,主要承接中石化集團的相關業務。2014年9月份,基于中石化集團“專業化重組,市場化運營”,借殼*ST儀化,實現工程技術服務板塊的整體上市。油價低迷,導致油氣勘探資本開支下滑嚴重,公司的業績也大幅度縮水,雖然最壞時點可能已經過去,但是業績反轉需要時間。
招商証券柴沁虎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化油服主業條塊分割嚴重,存在持續整合的可能。物探、地面建設以及海洋石油工程屬于專業公司,按照條分割。鑽井、測錄井、井下作業屬于地區公司,按照塊管理。2016年3月份公司已經開始對井筒業務進行整合,后續仍然存在進一步整合的空間和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中化油服和中海油服兩家公司去年凈利潤合計虧損約274元,已經發放2016年年報的公司中,在盈利百億元俱樂部中有11家,其中,包括中國石化和中國神華等。而從目前數據可見,兩家油服公司一年虧損額相當于一家中國神華的凈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