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綱1月16日報道海外媒體稱,多位學者認為,無協議脫歐后的英國將盡可能與其他國家簽訂雙邊或多邊貿易條約,包括可能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美國學者艾薩克預測,屆時英國政府中有些人將視中國為經濟救星。
台灣《聯合新聞綱》1月16日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綱》報道稱,亞洲企業原已承受著中美貿易戰的壓力,現在又開始為英國無協議脫歐做準備。汽車業尤其可能受到嚴重沖擊,因為目前許多亞洲汽車公司都使用實時庫存系統,如果英國與歐洲之間新增關稅流程,汽車供應鏈可能大亂。
日本本田公司發言人說,該公司的歐洲業務已高度整合,英國無協議脫歐將對他們形成“嚴重挑戰”;屆時邊界新設的檢查,將打亂本田的實時物流系統,而英國與歐盟雙方的關稅會對本田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日媒指出,許多亞洲公司都在調整其應對措施,例如印度塔塔汽車旗下的捷豹路虎,最近宣布裁掉主要集中在英國的4500個職缺,此數字約占英國捷豹路虎4萬名員工的10%。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政策分析師安東尼·金指出,像三星電子及現代汽車這些亞洲公司,可能為了降低在歐洲的不確定性,轉而投資美國。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研究員愛德華·阿爾登說,英國為保住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料將積極尋求與亞洲國家及美國締結貿易協議。安東尼·金也說,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過去兩年一直在全球奔走,與美、韓及日本討論雙邊自貿協議及CPTPP。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比爾·賴因施則說,英國對與其他國家簽訂貿易協議的胃口,將視脫歐條件而定,“如果是無協議脫歐,英國將盡可能與許多國家全速簽訂貿易協議”,包括CPTPP。
紐約亞洲協會中美關系中心高級研究員艾薩克預測:“英國政府中部分人士將視中國大陸為英國的經濟救星”,未來北京將深化與英國的貿易關系及投資,還可能提供貸款,簽訂重要協議,鞏固雙方新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