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驢子在牧場上吃草,看見一只狼向他跑來,便裝出瘸腿的樣子。狼走過來,問他腳怎麼啦。他說越過籬笆時,踩著了刺,扎傷了腳,請狼先把刺拔掉,然后再吃他,免得扎傷喉嚨。狼信以為真,便抬起驢的腿來,全神貫注地認真檢查驢的蹄子。這時,驢子用腳對準狼的嘴使勁一蹬,踹掉了狼的牙齒。狼十分痛苦地說:“我真活該!父親教我做屠戶,我干嘛要去做醫生呢?”
寓意:這是說,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往往會遭到不幸。
管理點評:企業在核心競爭力、投資方向、遵守法律法規等方向不安分守己。企業往往是搞冰箱的,又搞電腦、電視機、空調、手機等與電有關的很多產品。搞汽車的,又搞貨車、轎車,自行車,電動車等與車有關的很多產品。搞牛奶的,又搞冷飲、糕點、糖果等與奶有關的很多產品。須不知術業有專攻。往往是主要產品賺了錢,而次要產品虧本,賺了錢的產品要補貼虧損的產品。最后,企業還是沒有賺錢。什麼都做,等于沒做。因為企業的資金、技術、資源等都是有限的。什麼產品都做,等于把這些資金、技術、資源都分散了。分散了就讓本來有競爭力的產品,變得沒有競爭力了。打個比方,企業有核心產品,本來可以占據60%的市場,但由于把資金、資源、技術、人力都搞其它產品了,這個核心產品市場因為沒有飽和,而被其它企業的產品,或者替代品所占據。那麼這個市場的占有率就從60%減少到50%,甚至減少到30%,什麼都有可能。觀察一下國外的長壽企業,他們的核心產品就是那麼又精又少。但是賣了幾百年,除了技術更新以外,他們的核心產品還是屈指可數的。再看國內企業,什麼產品都搞,把企業搞成了一個大型超市,而不是專業生產制造商。而曾經核心產品,因為無精力,或者無資金,進行技術更新,被市場淘汰。本來核心產品的真正競爭對手並不多,但是全面發展,搞很多其它不熟,不精,不具有核心技術的產品,等于要與成千上萬的企業競爭。試想,這麼多的競爭對手,企業如何競爭得他們過。這是企業第一個不安分守己的地方。
企業本來是搞采礦的,有錢了以后,搞房地產、金融業、制造業。有的產業賺錢,有的虧本。貌似全面開花,能賺很多錢。其實不然,一般企業涉及到很多行業時,資金不足,往往要到銀行貸款融資,房地產的投資沒有收回來,又去搞制造業;制造業的投資沒有收回來,又去搞金融業。欠了銀行一屁股債,拆東牆補西牆地還貸款,最后,就算賺了錢,都付給銀行作利息了。銀行借不到錢了,又去民間借貸。最后,全都死翹翹。有老板辦服裝工廠生產服飾,看到房地產賺錢,就投資房地產,國家一調控,錢打水漂了。最后服裝虧本,房地也虧本。投資要謹慎,不宜投資范圍太廣,畢竟不熟悉的行業,危險是高級別的。亂投資,跟風投資,是企業第二個不安分守己的地方。
國家制定法律法規,是要求每個公民都要遵守。有些搞企業的,認為只要巴結政府官員,向政府官員行賄,就等于是有了一把保護傘。就可以違規經營、非法經營,甚至于搞些假冒偽劣產品來坑害消費者。殊不知,官員是經常調動的,而且他們有上司,還有上司的上司。你結識這個,那個官員不會理睬你。你結識那個,這個官員會不理睬你。不可能所有的官員都會接受你的賄賂與好處,不可能所有的官員都會為你的違法行為保駕護航。有些官員陷得深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又如何能保得了你?有些倒台的官員,還會把你的行賄情況供出來作為立功表現,他坐牢,你一樣要坐牢。再者,企業如果違法亂紀,只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所以,作為企業主,在政策與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經商,才是安全與低風險的。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是企業第三個不安分守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