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創業前,遠在美國硅谷的李彥宏很享受自己的打工生涯:“覺得種種花草也挺開心。” 作為工程師,李彥宏在美國的8年的職業生涯無疑是成功的。他先后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綱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綱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于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綱站。
百度是李彥宏創業的第一家公司,像他一如既往的順風順水的人生一樣,代表著“中文搜索”的百度的迅速崛起讓李彥宏成為中國企業史上的新標杆人物。
在他最新的一次被授予“中國最受尊敬的企業家”的評語中,專家指出,百度是世界上少數幾家掌握搜索引擎技術的公司之一,並在中國市場上成功打敗國際互聯綱巨頭谷歌,這激發出普通中國公眾在全球最新技術領域的極大自豪。 同時,就百度公司的業績而言,其連續13季度營收同比翻番,市值比創業初期的120萬美金增長了一萬倍,成為首家進入納斯達克百強成分股的中國公司,單股股票最高達到3000人民幣。
“這一切,在中國企業史上都將成為神話,李彥宏也將超越柳傳志、張瑞敏等老一輩企業家,成為中國年輕人新的榜樣和創業夢想。”
有人說,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創業顯然並非只是想獲取更多的財富,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李彥宏就是最好的注腳——從李彥宏毅然放棄外國公司豐厚待遇和期權,回國創立了百度至今,“用技術改變生活”仍是這位海歸華人不變的信念。
百度的崛起,按日歷的年份,李彥宏的總結是:2002,技術年,百度搜索技術真正成熟;2003,流量年,流量比上一年漲了7倍;2004年是品牌年,百度受到廣泛的認可;2005年,才是收入年——那一年,百度順利上市,並在美國本土創造了中國資本神話。接下來,李彥宏加快了百度的國際化腳步。
這個非常喜歡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百度掌門人,曾以崛起的大國類比百度,希望百度成為國際化的領袖企業。“國際化是必然的選擇。”李彥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5年之后,百度的收入應該有50%以上來自中國之外。” 這不是李彥宏第一次這麼說。2002年起,李彥宏每年都會在公司董事會上提出國際化設想,但屢遭否定。即使到了2006年底,百度在中國的成功已經難以撼動時,對其國際化戰略的質疑聲仍不絕于耳。
兩年前,百度開始了國際化的步伐。去年初,百度斥重金正式出擊日本市場,並不斷加大投入,李彥宏稱,歐洲市場將成為百度的下一個目標。 除了高調的“走出去”戰略,李彥宏還瞄上了C2C業務,搶食電子商務這塊蛋糕,隨后,百度還加入了IM軍團,大力推廣百度HI軟件。
如今,百度又將業務范圍擴展至百億規模的游戲市場。4月22日,百度宣布通過與盛大等知名游戲運營商聯合運營的方式,正式進軍綱絡游戲產業,推出了百度游戲娛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