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文靜
中國資本市場的失信行為比比皆是,其中之一的壞榜樣當屬中國南車(601766.SH),其與南方匯通(000920.SZ)同業競爭問題6年未能解決。
“我們已向國務院國資委、中國証監會、交易所舉報中國南車集團的違法違規行為,要求監管部門敦促中國南車盡快解決與南方匯通的同業競爭問題。”1月15日,持股南方匯通超過6年的王姓投資者對筆者表示,“中國南車與南方匯通同業競爭問題已超過6年,目前仍未看到解決問題的跡象。接下來,投資者將視情況聯名向法院起訴中國南車。”
用腳投票
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投資者均表示,南方匯通股價暴跌或與公司遲遲未在解決同業競爭上有所突破有關。
最近1個多月來,南方匯通股價走勢詭異,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超過30%,也跌破了年線。
“指數漲也跌,指數跌則狂跌,南方匯通已經連續收了20根陰線,市場似乎對利好麻木了。”深圳的楊姓投資者直呼搞不懂,“南方匯通的基本面越來越好,但股價卻連連下挫,是不是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我感覺有人在故意操縱股價,每天交易時,總有七八千手賣單挂著,在目前脆弱的市場環境下,這樣的賣單極易造成投資者恐慌。”北京的投資者李小姐分析稱。
“我們也不知道公司股價為何連續下跌。據我了解,目前公司一切正常。”南方匯通董秘周海泉稱,“股價下跌應該是市場行為,南方匯通正在全力推進同業競爭問題的解決,但決定權不在公司手上。”
與股價走勢相反的是南方匯通近期利好頻出。其控股子公司貴陽時代沃頓作為牽頭單位之一,獲得了國家專項科技補助資金5000萬元。另一子公司大自然科技公司也獲得了產業發展扶持資金1214.4萬元。
此外,由于大自然科技公司廠房所在地已經被劃為貴陽保稅區。2013年12月17日,南方匯通公告子公司大自然科技公司收到搬遷補償款3378萬元。更大的驚喜是,大自然科技公司隨后收到了當地政府1.46億元的拆遷補償款。
上述各種資金補貼和搬遷補償將極大地增厚南方匯通的每股收益。數據顯示,南方匯通2012年凈利潤僅為5917萬元。
除了國家的政策性補貼外,南方匯通各項主營業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特別是貴陽沃頓的反滲透膜更是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大自然床墊也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南方匯通股價與基本面背離的走勢,令價值投資者苦不堪言。多位接受筆者采訪的投資者均表示,南方匯通股價暴跌或與公司遲遲未在解決同業競爭上有所突破有關,投資者在用腳投票。
兩次重組擱淺
上海一家機構的負責人表示,“盡管后來南方匯通有過兩次停牌重組,但感覺是中國南車並沒有真正去推動,或者說在考慮上不夠周全。”
自2008年8月中國南車實現A+H上市以來,其與南方匯通的同業競爭問題便突兀地擺在市場面前。
在中國南車上市路演時,同業競爭問題被包括機構在內的眾多投資者反復追問。彼時,中國南車承諾將解決南方匯通的同業競爭,並稱已有“賣殼”意向和方案。
據參加路演的一家機構人士回憶稱,“中國南車原董事長趙小剛談到大股東旗下上市公司歸屬時,曾表示,南方匯通將采取賣殼形式,目前正與多家潛在重組方接觸。”
趙小剛解釋說,中國南車成立時,南車集團持有的南方匯通42.64%的股權未投入公司,為避免南方匯通貨車制造業務與公司形成同業競爭,南車集團已確定“賣殼”南方匯通,並將在取得南方匯通貨車業務相關資產后3個月內,向公司轉讓該等資產。
莊重的承諾加上央企的特殊性,未首先解決同業競爭,中國南車卻順利實現了在A股上市。
但南方匯通“賣殼”之路卻走得頗為艱難。2009年,南方匯通啟動了第一輪重組,原本計劃是貴州省內的華創証券借殼上市。但該方案卻因當時券商借殼過于瘋狂等原因而被叫停。
第一次重組讓投資者損失慘重,中國南車不知何故放慢了重組步伐,直到3年后才啟動第二次重組。2012年12月25日,南方匯通發布公告稱,將與同是央企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進行資產置換。但方案公布3個月后,重組因為有關資產對價無法達成一致而流產,公司承諾6個月內不再啟動重組。
上海一家機構的負責人表示,“盡管后來南方匯通有過兩次停牌重組,但感覺是中國南車並沒有真正去推動,或者說在考慮上不夠周全。每次重組都無疾而終。尤其是第一次重組,在貴州省物資集團借殼失敗后,南方匯通股價復牌暴跌。”
河北投資者王金銘持有南方匯通超過7年,目前是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最高時持股超過350萬股。
據了解,幾個月前,王金銘曾親赴貴陽參加南方匯通的股東大會。這也是他持股多年第一次到南方匯通。“當時就是想看看自己投資的這家公司到底怎麼樣,調研下來感覺不錯,心里有底,但就是對公司何時解決同業競爭卻沒底。”
資產整合?
有關人士指出,“中國南車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但重組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力爭拿出最優、切實可行的方案。”
一波三折的重組讓投資者頗為糾結。在中國資本市場,同業競爭已基本禁絕,中國南車或許是一個孤例,但卻因此顯得突兀和極端。
2011年初,時任中國南車集團董事長趙小剛再次表示,將在5年內解決南方匯通的同業競爭問題。
“現在回過頭看,趙小剛的這一承諾有些推諉和拖延的成分,是值得商榷的。”多位投資者均表示,“趙小剛向市場承諾5年解決,將這一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此時,中國南車上市已經3年,沒有道理讓投資者再等待5年,這顯然對南方匯通的投資者是不公平的,也有悖市場的‘三公’原則。”
市值管理專家胡延庚表示,“目前投資者看不到中國南車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和行動,作為法定義務,中國南車應該拿出切實的行動。某種意義上,趙小剛的承諾與‘白條’類似,其並沒有征求投資者意見。”
為此,胡延庚建議,監管部門應履行監管職責,向中國南車和南方匯通發出監管警示,限期解決。
在眾多投資者看來,目前南方匯通的賣殼之路已經行不通。隨著監管新政的出台,殼資源的價值已大幅貶值,尋求內部重組將是唯一選項。
更讓投資者不滿的是,南方匯通上市14年來,鮮有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目前市值不到35億元,旗下的時代沃頓擁有世界最領先的水處理技術和生產線。與其類似的碧水源市值超過350億元,兩者價值相差10倍。
目前,負責南方匯通重組的是中國南車集團資本運營部。有接近中國南車的知情人士指出,兩次失敗的借殼已讓中國南車多多少少失信于資本市場,也使得相關工作推進更為謹慎。
“中國南車也在竭盡全力推進解決與南方匯通的同業競爭。2013年12月,南車已派人前往貴陽與上市公司溝通,目前已有多套備選方案。”1月12日,中國南車董事會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南車也希望盡早解決問題,盡管前任趙小剛董事長承諾5年內解決,按這個時間是到2016年底,但公司不可能拖到那一天,否則就只能是吸收合並了。”
“所謂事不過三,鑒于過往的教訓,接下來的重組應該是傾向于內部重組,且過程中國南車能夠掌控,投資者需要再給南車一些時間。”上述人士指出,“中國南車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力,但重組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力爭拿出最優、切實可行的方案。”
南方匯通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高層人士指出,之前公司已向集團提交了多套重組方案,集團也到公司征求了意見。不過,最終決策權在中國南車,南方匯通將全力配合,力爭盡快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只有這樣,公司才能放開手腳,大干快上。
長期跟蹤研究南方匯通的券商人士指出,目前南方匯通迎來了最佳的重組時間窗口。一是南方匯通旗下的時代沃頓和大自然科技都已具備單獨上市的條件,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極佳;二是國資改革風起雲涌,十八大對國資改革有許多新提法,包括混合所有制,管理層持股和股權激勵等都被放行,上海的國資改革更是銜枚疾進;三是南方匯通的股價低迷,低于公司潛在的價值。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証監會正在嚴打“白條”承諾,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失信行為有了新的時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