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奇瑞、長城以及長安等主流自主品牌紛紛加快 “出海”步伐的同時,華泰汽車的海外戰略也在提速。
在日前發布的“中長期戰略規劃”中,華泰汽車明確提出“2015年,海外銷量在總銷量中占比30%;到2020年,海外市場在總銷量中占比50%”的目標。
從某種意義上說,華泰正試圖通過海外市場的拓展,來平衡其在國內市場的銷售狀況。
今年5月,全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銷量為58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36.5%,同比下降2.92個百分點。這已是自去年9月以來,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的“九連降”。今年前5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3.83個百分點。
華泰汽車雖然擁有轎車以及SUV等多款車型,但是國內銷量難以支撐其近百萬輛的產能,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遭遇銷量下滑的同時,海外市場一度成為銷量增長的重要支撐。
早在幾年前,華泰就開始涉足海外市場。截至目前,華泰汽車已經在非洲、中東、東歐、南亞、中南美等重點區域建立了經銷渠道,綱絡已遍至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過,在華泰汽車相關人士看來,如果僅僅依靠整車出口,不僅很難大幅提升銷量,還將面臨成本過高以及政策 “門檻”等系列風險。因此,5月份在上海召開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華泰汽車就宣布與俄羅斯德爾維斯公司(DERWAYS)合作,在俄羅斯建設華泰汽車的生產基地,實現本地化生產。
按照華泰的規劃,先期投入本地生產的將會是聖達菲等SUV車型。“據我們了解,俄羅斯人偏愛SUV,中國車企生產的SUV產品在俄羅斯銷量增長迅速。”華泰汽車集團董事張宏亮表示。
公開報道顯示,自2009年金融危機后,受經濟利好因素影響,俄羅斯乘用車市場恢復迅速,2013年全年銷量突破270萬輛。2014年4月份,俄羅斯整車銷售22.65萬輛,中國品牌汽車4月份在俄羅斯車市銷量達到8235輛,較去年環比增長了4.36%,所占的市場份額達到3.64%,均高于以往。
未來,華泰俄羅斯生產基地將以生產SUV、轎車和皮卡為主,計劃一期產能為4.5萬輛,在二期工程完成后年產能可達10萬輛。產品除在俄羅斯本土銷售外,還將輻射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
此外,華泰汽車已經在安哥拉建成5萬台/年的SKD(半散件組裝)工廠,是安哥拉國內唯一的汽車制造廠。
同時,華泰汽車正在緬甸建設30萬台汽車工業園,並借此進一步完善在東南亞區域的戰略布局。
除了上述國家和地區之外,華泰還計劃在蒙古、埃塞俄比亞等地投資建廠,以促使其海外業務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