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局青島和天津兩大新工廠后,一汽-大眾將戰略布局又瞄準2020年。記者近日從一汽-大眾了解到,一汽-大眾已將“2020戰略”提上日程,即到2020年,一汽-大眾將實現產銷300萬輛。
“這並不是一個粗略的銷量預期,我們已將這一戰略每一年度的任務進行分解,同時進行量化考核。”一汽-大眾董事會秘書、總經辦主任孫國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孫國旺同時表示,在汽車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市場背景下,一汽-大眾“2020戰略”的確具有挑戰性。從宏觀層面而言,限購等制約因素是主要影響,而從企業自身而言,深化體系能力建設是關鍵因素。
累計產銷或突破1000萬輛
7月15日,一汽-大眾舉行2014年半年業績溝通會。自成立合資公司至今年6月,一汽-大眾已實現累計產銷919.27萬輛,以此計算,一汽-大眾將在本年度完成累計產銷1000萬輛的業績。
根據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實現終端銷售84.99萬輛,同比增幅18.7%。其中,大眾品牌銷量達到62.53萬輛,同比增長18.0%;奧迪品牌銷量26.63萬輛,同比增長17.7%。
綜合旗下兩個品牌的市場表現,一汽-大眾預計今年產銷將突破180萬輛。基于銷量增幅,一汽-大眾產能再一次受到挑戰。
為了順利實現接下來的產銷目標,一汽-大眾在德國總理默克爾來華期間,進行了新生產基地的簽約,將在青島和天津依次建立生產基地。
記者獲悉,青島基地主要生產SUV車型,主要彌補大眾品牌產品和產能需求。而在2017年開始建設的天津基地,將進行大眾和奧迪雙品牌的產能布局。對此,一汽-大眾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兩個新基地的產品規劃尚未明確。
彌補產品覆蓋度差距
“基于2013年數據,大眾品牌銷量占一汽集團銷量的40%,占大眾品牌全球銷量的20%。”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公關總監拱興波(微博) 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
“在產品覆蓋程度遠低于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一汽-大眾深挖了每一個細分市場的最大銷售規模。”拱興波表示。來自一汽-大眾的數據顯示,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僅覆蓋了A級和B級兩個細分市場,產品覆蓋度低于競爭對手25.5%。
在A級車市場,一汽-大眾實現了從捷達、寶來、到速騰、高爾夫的全面覆蓋。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捷達月均銷量達到2.5萬輛以上,在A-級這一市場市場占有率達到19.5%;速騰在A+級這一今年以來最為白熱化的細分市場,自上市以來市場占有率維持在20%以上;作為A+級兩廂車標杆,高爾夫目前月均銷量超過1.6萬輛,市場份額達到20.7%。
一汽-大眾在A級車市場上的領先優勢,使其可以在缺少A0級產品補充的情況下,仍處于乘用車銷量首位。A級車市場優勢積淀,為全新邁騰在B級車市場角逐奠定基礎。今年以來,B級車市場相對平靜,南、北大眾旗下帕薩特和邁騰成為這一細分市場的銷量領軍車型。邁騰在今年1~6月累計銷量達到10.3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4.4%。
在奧迪品牌方面,伴隨小型化和年輕化戰略的推進,今年上半年,奧迪Q3的銷量增長是支撐奧迪品牌增幅的關鍵因素。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公關總監梁梁向記者介紹,在豪華A級車市場,Q3月銷量邁入7000輛規模,在其細分市場份額達到49%。
“以現有產品覆蓋程度,支撐300萬產銷規模的確有困難。”李鵬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補齊產品覆蓋程度已經是“2020戰略”在產品方面的重要一步。
“2020戰略”深化品牌形象
這是一汽-大眾首次提出“2020戰略”,其中,除了市場份額方面的明確目標,在品牌影響、盈利能力、渠道建設等方面,一汽-大眾均進行了明確規劃。
面對300萬輛的銷量規模,一汽-大眾認為,企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體系能力的全面提升將是重要基礎。同時,在產品方面,在當下覆蓋程度不夠的情況下,一汽-大眾將推行“雙線產品”和藍驅車型,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雙線產品”是指一汽-大眾將推行普通車型以及運動車型的產品補充。布局邁騰與CC、速騰與GLI、高爾夫與GTI、寶來與寶來sportline。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預計今年底,捷達車型的運動版捷達sportline將正式上市,彌補A-級細分市場運動性能車的空白。奧迪方面,今年下半年,奧迪A8L、國產A3三廂版以及S3車型將陸續上市。
另外,在渠道方面,一汽-大眾經銷商將在今年底達到820家,實現對85%市場的覆蓋。奧迪方面,目前已有360家經銷商遍布全國市場。
“一汽-大眾在取得市場份額領先的背景下,開始關注品牌形象的改變。”拱興波向記者介紹,大眾品牌在過去20余年的發展中,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建立信任和品牌認同的階段,接下來,大眾品牌將打造從“認同”向“摯愛”過渡的發展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