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這一次的主角依舊是新能源汽車。
日前,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投資興建南美最大的鐵電池工廠。而在此之前,比亞迪已經宣布將在巴西建立新能源大巴工廠並打造南美研發中心。至此,比亞迪在巴西的總投資額將達到4億美元,這是中國車企在海外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越來越明朗,作為最早謀劃新能源汽車的自主品牌之一,比亞迪已經開始逐漸將戰略重心轉向這一領域。打著新能源汽車旗號出山的比亞迪,最終能否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收獲季?
加速布局
7月17日,比亞迪作為35家簽約企業中唯一一家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巴西出口與投資促進局在巴西利比亞總統府正式簽約,擬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在巴西購買土地興建鐵電池工廠。目前,比亞迪正與相關州及城市政府進行洽談,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確定最終選址。
“鐵電池工廠落戶巴西對兩國都是歷史性的一步,中國不僅向巴西輸送全球頂尖的新能源技術,還將為巴西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比亞迪總裁王傳福 表示。
據介紹,比亞迪將利用巴西豐富的原材料儲備,帶動巴西在電池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電池工廠建成后,巴西將成為南美洲唯一的鐵電池生產國家,目前在全球只有日本、中國、韓國和美國等擁有相關領域電池生產能力。
比亞迪巴西公司總經理李鐵表示,此次比亞迪在當地建鐵電池工廠,也將為日后在巴西生產電動汽車打下基礎。
當然,這僅僅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之一。比亞迪官方表示,目前正在深圳坑梓基地規劃6GWh/年產量的電池工廠,該工廠建成后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之一。
除了海外投資,根據王傳福近期的表態,在已經推出的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之外,比亞迪還將推出包括城際營運、城市環衛、電商物流、城市建築物流、私家車以及礦山、碼頭(港口)、機場、倉儲等多種特殊領域的電動車產品。其中乘用車涉及6款,商用車則涉及10款以上。
此外,王傳福還透露了在乘用車領域的一系列戰略計劃:在出租車市場,將在e6的基礎上,新增e3、e5兩款產品,並推出e6先行者的行政版(主打私家車市場);與戴姆勒合資的騰勢品牌純電動車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在雙模電動車秦之后,唐、漢、明三款雙模電動車也會陸續推出。
業績初顯
“除了發展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工業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王傳福在4月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如是表達了自己的決心。這也是比亞迪在國內外不斷加大新能源布局的重要原因,但無論是在海外投資建廠,還是在國內持續發力,都只有一個目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自主品牌的“逆襲”。
在他看來,隨著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及全球戰略安全不定等因素的日益加劇,發展新能源車已經具備一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適應人類社會發展潮流,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比亞迪的定位,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體現。
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在公司內部王傳福也一再曾強調,希望以后外界看到比亞迪聯想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而非傳統汽車企業。王傳福已經意識到,自主品牌想要在傳統汽油車領域扭轉合資品牌的“鉗制”很難,且這種被動局面仍將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基于此,王傳福給比亞迪設定的接下來的戰略思路是,在傳統汽車業務上穩步推進,而新能源汽車則需要承擔長遠的戰略重任。
隨著近期國家相繼出台鼓勵和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利好政策,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國內也開始逐步發力。據比亞迪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6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售出6748輛,加上數千輛的電動大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過萬。按照王傳福定下的銷量目標,2014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整體要實現2萬輛的銷量,這一目標目前看來並不遙遠。
擺在王傳福及比亞迪面前的是一張較好的“成績單”,不過其依舊要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內的發展現狀——新能源汽車還沒有進入大規模進軍家轎市場的階段:一方面,即使有政府補貼,純電動車的售價相比同級別燃油車仍然十分昂貴;另一方面,家用車年均行駛里程可能不及公交車或出租車的十分之一,10年下來純電動車相比燃油車所節省的支出仍遠遠不及高出燃油車的那部分售價。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在“秦”、e6等車型逐步打開一部分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之后,如何實現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規模化生產以及大范圍普及推廣,才是王傳福面臨的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