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懒惰的诺基亚无力回天
一位前诺基亚员工上个月在网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经历过太多次换工作,每一次都有一种奔向自由的解脱,而这次却有着丝丝的沉痛,因为诺基亚的‘以人为本’。在诺基亚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也让其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感受到了企业的关心。”
同样是前诺基亚的员工,高杰却对这样的企业文化表示深深的怀疑。高杰,在诺基亚工作十几年,到被裁员前已经是某团队的负责人。高杰在诺基亚最顶峰的时期感受到了整个企业的财大气粗,上上下下的员工说话做事都非常傲慢。就在和合作伙伴谈事时,也是一如既往地强硬。
员工上班开淘宝店是常事
作为一个中层领导,从管理的角度说,他认为诺基亚所谓的以人为本正是导致它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高杰承认在诺基亚过得很舒服,上班晚来早走,甚至有很多人开淘宝店,利用上班的时间去拍照传图,和淘宝客户聊生意。“上班时间,公司付费给你,而你在干别的事情,这在很多地方绝对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高杰认为,这样的以人为本某些程度上就是养成了一些员工的懒惰。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应该体现在员工可以晚来早走,上班时间洗澡运动,而是应该听得进去员工的意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着想,做规划,而不应该是培养懒人。
在国外,员工很习惯被裁员,因为裁员是家常便饭的事,没有人指望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如果有人这样想,大家也都会觉得你很奇怪,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但诺基亚这么好,这么以人为本,助长了有些人的想法,很多人想在这干一辈子,大家都舒服惯了。”
“在诺基亚,真的是有的人忙死,有的人闲死。”在诺基亚的一些研发团队,员工一直都在忙,但有些岗位的人,一直都很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上边的人不清楚下边的团队到底在干什么,有多少工作量,需要多少人。而团队的负责人却一直在要人。”高杰说,每一个团队的直接负责人都知道自己团队的工作量,有没有人闲着,但在向上汇报的时候,一定是说自己工作量有多么大,产出有多么大。只要不断地加人,团队不断扩大,就代表这个团队在公司的位置越来越高。另外,由于诺基亚中高层基本都是芬兰人,诺基亚希望芬兰人能够对国外的企业有足够的掌控。芬兰人多要一两个人,也比较容易得到上边的支持。
该不该在诺基亚干一辈子
宣布裁员后,有不少人抗议,也有人说转型困难。“有人说我的技能只能在诺基亚用,那我就会问既然你知道这个是诺基亚特有的,为什么还要在这个上面干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在内部换职位。”高杰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应该早早地为自己打算,而不是把自己的命运拴在公司的身上,有些员工没有对自己负起责任。不仅仅是诺基亚,很多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把职能越分越细,分得越细,有些东西在别的地方就越没用。真的被裁掉了,转型就很困难。如果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干了好多年,即便企业提供再职培训,那一两节课也是于事无补。
高杰说,诺基亚这个大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不用丢掉工作却可以换工作的机会,但有些人不懂得利用。高杰自己从没想在诺基亚干一辈子,但是诺基亚认可他,他也一直尽心尽力,希望诺基亚能够继续雇用他。因此他在不断学习,在诺基亚内部一直在寻找有趣或者是更有发展前途的部门。有时是上层的决策,有时就是他自己的主动寻求改变。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对诺基亚的感情,高杰给出的答案是“爱恨交加”。这个企业的好就不必说了。诺基亚提供优越的条件雇用他,他愿意为之奉献最大的力量。但恨是因为对这个企业感到失望。“我很伤感,过去几年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很大的劲头,想扭转它的颓势。虽然拼尽全力,但是没有成功。”
李星,2007年进入诺基亚,与王琦不同,她在诺基亚工作三年后主动选择离开。当时很多同事劝她不要走,她仍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如今当时劝她留下的同事都很羡慕她。
如上述诺基亚员工讲述的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还算不错的薪水,李星为何当初要离开?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在诺基亚干了三年,确实进步很快,部门间的合作很默契,但再往上晋升基本没有空间,很多在诺基亚干了十来年的同事到被裁员之前还是普通员工。此外,虽然诺基亚的工作环境好,也不用加班,但其薪水在同类企业当中并不算高。”王琦也反映了类似现象,在诺基亚干了8年到10年的同事很多,但职位并不高,没有大的升迁空间。为此,很多人就混日子,因此诺基亚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
曾经有78%的员工选择安卓系统
诺基亚让李星失望,除了人浮于事,更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上层屡次决策失败。2008年诺基亚收购了塞班公司,破坏了塞班操作系统已形成的强大生态系统平衡。随后又过早宣布放弃塞班操作系统,使得塞班操作系统生态系统顿然瓦解。此后,把谷歌(微博)作为其向互联网转型期的主要竞争对手,错过了利用安卓操作系统崛起的机会。之后,仍然忽视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把手机主要功能依然定位在2G通话上,可是这时用户已开始逐渐上网、聊天、看视频了,而且已经离不开了。
李星说,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离开的还是诺基亚的“大企业病”。“早在2007年下半年诺基亚就决定要做一家互联网公司,并且还推出了相应的OVI商店,类似如今的Apple store,但真正到落实的时候,推进非常慢,就是这样一个决定,在诺基亚分布在全球的大区都走下来就要半年的时间。最后因为给开发者的钱不到位,OVI商店并没有真正做起来。其实诺基亚当时根本不差钱,问题的实质是虽然诺基亚口号喊得响,但骨子里并不想真正改变。”
提到当年能让诺基亚成功转型的OVI商店,王琦也十分痛心,OVI商店刚推出没多久,里面有很多让人骄傲的应用,包括OVI 地图、具有微信功能的应用等等,你要知道那时候Apple store可供下载的应用非常少,只有收费的歌曲可下载。“但诺基亚做得太早了,当时网速跟不上,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也没有培养起来,不能让董事会看到确定性收益,自然不愿意支持,只能被迫搁置。等3G时代真正来了的时候,诺基亚已经落后了。”
在智能手机时代,错过先机的诺基亚并未实现弯道超车,而是一再延误战机。一位前诺基亚员工在一篇文章中表达着自己的愤怒,“我真的痛恨诺基亚的高层,前几年,公司内部有个投票,表决是否采用安卓系统,结果78%同意。可惜基层员工的意见被完全忽视。这几年完全在瞎折腾,折腾了无数系统,放弃了无数系统,好多产品都到了最后阶段,一句Cancel(取消),立刻所有的手机都销毁,这都是钱啊!”“诺基亚这几年几乎一年一个系统,折腾呀,其实北京的研发力量还可以,大卖的Lumia 520是北京这边做出来的,非智能手机部门很大一部分研发也在北京。如今诺基亚还能活着,全靠非智能手机部门以及诺西。”
(文中受访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