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遠景在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價格區間為5.39-6.69萬元。新遠景的造型設計與新帝豪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被業界譽為“小帝豪”,可見大家對它造型的認可。不過在筆者看來,新遠景的競爭力遠遠不只是造型這麼簡單,它所裝載的1.3T的心臟,才是新遠景更上一層樓的象征,更是吉利研發能力大幅提升的體現。
在最近出爐的2014中國十佳發動機評選中,增壓發動機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十款發動機中,傳統自然吸氣發動機僅有兩款,增壓機占了七款。而自主品牌兩款入選的產品中,吉利1.3T就是其中之一。
增壓發動機為何現在流行?
增壓發動機由來已久,為何在這幾年突然成為主流,將自然吸氣發動機踩在腳下?就連日系的豐田、本田、日產這樣在自然吸氣發動機領域不遺余力的日系(當然,日系不玩增壓發動機只是一個假象,豐田的3S-GTE發動機從1986年就開始生產,至2007年結束生命歷程,2.0T版本,90-94年第二代最大功率曾經做到173kW,最大輸出扭矩304Nm),也開始在自己的車型上裝備增壓發動機?
很多人都說,這是因為增壓機省油、動力強勁(對這個問題,我將會出一篇專業文章,來深度解讀一下增壓發發動機為何能夠吃得少還能跑得快),這當然沒有錯,但既然增壓發動機由來已久,又為何偏偏在這幾年才開始流行呢?總結下來,其原因有二:
第一是油耗和排放壓力的增加。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與油耗的關系基本穩定,沒有大的技術突破,很難有特別出色的表現。所以,當用戶對于發動機的動力性能要求不下降,又要降低油耗和排放,在技術還是成本上,增壓發動機都是最佳選擇。
第二是發動機用各種材料水平的提升,為增壓發動機的耐久性提供了基礎。增壓發動機在經濟性和動力性上的好處大家顯而易見,但增壓器、增壓發動機本身的耐久性,是這一發動機類別難以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增壓器的轉速都是幾萬十幾萬級別,又要承受長時間高溫,耐久性要求很高;對發動機而言,氣缸、氣門所承受的壓力、溫度也相對要更高。
自主增壓發動機的進步
吉利1.3T發動機首次搭載在吉利新帝豪上,筆者曾經開過新帝豪1.3T兩廂版一周,對它的動力性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今它裝備到新遠景上,在整備質量進一步下降的前提下,其動力性的優勢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而且,配合六檔手動變速箱,新遠景1.3T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5.9L,競爭力十分搶眼,還能夠獲得國家節能減排補貼。
對年輕用戶而言,新遠景的造型非常時尚,內部空間還很大,再加上1.3T的性價比,相比同級別的比亞迪G3、長城C30等車型要更值得出手。從這些分析上我們就能夠看出,1.3T發動機的裝備,對新遠景競爭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而從整個行業來看,吉利1.3T也代表了自主品牌在發動機這一核心技術方面,有機會與合資品牌一爭高下。
增壓發動機的普及,為自主汽車在動力總成方面提供了追趕國外品牌發動機的可能性,因為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性能基本固化,要想繼續進步,就必須要走高精尖的路子,而這對技術的精細化提出了過高要求。日系喜歡玩自然吸氣,那是因為它們在這方面確實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種做法頗有些吃力不討好,又很難在參數上獲得優勢,博取眼球。
在2014年的十佳發動機中,自主品牌共有兩款發動機獲獎,除了吉利的1.3T之外,還有觀致的1.6T。兩者中,吉利的1.3T排量最小,但升功率最高。
對一般用戶而言,衡量一款發動機的優劣,升功率其實還不是最應該關注的。因為升功率是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時的表現,換言之,它只是一個峰值點的表現,而這在實際駕駛中幾乎用不到。用戶最應該關心的,還是日常使用轉速中,發動機的功率、扭矩以及燃油消耗率(不是油耗的概念)。
發動機的功率、扭矩,我們可以從廠家公布的性能曲線上看得出來。從吉利的1.3T發動機來看,它的峰值扭矩轉速為2000-4500rpm,也就是說,從2000rpm開始,它就能夠輸出最大扭矩。及早進入最大扭矩輸出的轉速區間,發動機的響應速度也就越快。
扭矩是判斷一款發動機的推力有多大,扭矩越大,車輛的加速越有力。在不同轉速下,功率越高,車輛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對比吉利的1.8L發動機,1.3T的功率曲線一直在后者的上方,也就是在在不同轉速下,它的功率都更高。因此,不同轉速下,如果變速箱的速比不變,車速都要比1.8L的發動機更高。
至于燃油消耗率,它是指一款發動機以1kW功率運行一個小時所需要消耗的燃油量。這個特性在發動機的萬有特性上非常直觀。一般情況下,汽油機的最低燃油消耗率轉速,是在1800-3000rpm范圍內(這說明,發動機並非轉速越低越省油)。
小結:
綜合來看,由于增壓發動機當前所具備的優勢,它在國內成為流行的主旋律並不意外。年輕用戶要動力又要節油,混合動力成本提高,增壓發動機就是最好的選擇。像吉利1.3T這樣的發動機,動力性能比1.8L更強,匹配吉利新遠景這樣的緊湊級A級車恰到好處,再加上它在油耗和噪聲控制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表現也十分突出,獲得年輕用戶的認可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筆者相信,未來三五年內,如果混合動力不成大氣候,增壓發動機的潮流就將會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