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12月31日報道稱,韓國現代汽車12月30日宣布將在中國河北省滄州市建設新工廠。加上此前已公布的重慶建設計劃,最終將把現代的在華產能提高50%。現代投資額總計可能達到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3億元)。在美國和韓國等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該公司準備將前景良好的中國作為成長的引擎。
滄州工廠將于2015年二季度動工,占地面積約210萬平方米。重慶工廠則在2015年7月以后開工建設。和現代汽車在中國國內的現有工廠一樣,兩工廠都是和北京汽車集團的合資企業,年產能均為30萬輛,據說將生產小型的戰略車等。
現代汽車目前在中國有3處工廠,年產能合計121萬輛,到2018年兩處新工廠完全投產后,5家工廠總產能將提高到181萬輛。若加上旗下的起亞汽車,整個集團的年產能將達到270萬輛,比現在增加近40%。
現代汽車最初只計劃在重慶建設新工廠。中國政府正推動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合為一體的大首都經濟圈構想,可能這一點對韓國現代的中國戰略產生了影響。作為現代汽車合資伙伴的北京汽車正將部分生產部門轉移到河北滄州,這被視為是京津冀一體化構想的組成部分。
《日經新聞》稱,中國經濟雖說正在減速,但增長率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預計汽車市場還會繼續擴大。競爭中國市場份額第1和第1位置的德國大眾和美國通用汽車在繼續積極投資,計劃今后數年內把在中國的產能提高到400萬-500萬輛。位居第3的現代汽車集團同樣也在緊緊追趕兩強。
對于現代汽車來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前景良好的市場。現代汽車公司在美國的新型車銷售低迷,在歐洲則明顯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在其本土的韓國市場上遭遇到低燃耗歐洲車的強大攻勢,而韓元升值導致海外業務效益惡化,合並業績也呈利潤下降的格局。如果在中國也出現減速,將很可能導致現代業績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