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國資委無償轉讓海翼集團國有股權一事獲得最新進展,根據廈工股份公告顯示,目前已經明確為海翼集團50%股權劃轉給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電公司),4%股權劃轉給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通飛),剩余46%仍由廈門市國資委持有。
根據此前公告,協議三方將緊密圍繞中航工業和廈門市政府的發展規劃,把廈門市打造為中航工業機電系統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形成航空維修、工程機械、特種車及車船載系統等產業的聚集發展。
此次股權轉讓后,中航工業將間接控制上市公司廈工股份,廈工股份核心產品包括裝載機、挖掘機、道路機械、叉車等工程機械整機產品及核心零部件。然而由于近年受下游房地產開發減緩等因素影響,工程機械行業普遍滑坡,廈工股份也未能幸免。
在廈工股份公布的2014業績預告中,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0到1000萬元,但是筆者注意到,廈工股份去年收到政府補助4.76億元。
中航工業入主廈工股份之后,如何繼續打造工程機械產業受到市場關注,而在廈工股份最新公告中對此事進行了說明。
中航工業旗下機電公司和中航通飛表示,收購人擁有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液壓技術的研發能力,收購完成后,收購人將以廈工股份作為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平台,憑借其技術研發實力,提升裝載機、挖掘機、道路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的技術水平。
除此之外,上述收購人還表示,將延伸驅動橋、變速箱、傳動系統、挖掘機“四輪一帶”等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產業,提高廈工股份工程機械領域的核心競爭能力。
事實上,除了廈工股份,此次股權轉讓中同時涉及另外兩家上市公司,中航重機業務包括鍛鑄造、液壓、新能源三大主業,而中航黑豹則是作為中航工業旗下的專用車整合平台,業務包括微型和輕型貨車、專用車及其零部件制造。
一位匿名研究員曾告訴筆者,相關方未來在業務方面將整合液壓及專用車兩個產業鏈,而這也是中航工業向民品延伸的具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