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長安汽車在重慶正式發布了面向未來10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根據戰略內容,長安將以純電驅動為主線,同步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及純電動兩大技術 平台,力爭通過十年,推出34款產品,累積銷量達到200萬輛。為達到這一目標,未來十年,長安汽車將投入180億元,從研發、技術、供應、運營4個層面 給予強力保障。對于這樣的宏大規劃,長安是如何考慮的?記者專訪了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
記者:我們發布了新能源戰略,里面有一組讓人欣喜或者吃驚的數字,不過這有沒有想借市造勢之嫌?比如我們要投入180億,這些投入的依據,完成銷量的依據都是什麼?
朱華榮:這些數據大概再過一段時間長安會發布全集團的2025願景規劃,實際上我今天發布的是從那里邊抽取的,所以所有的規劃都是通過我們高層和專業部門進 行研究規劃,2025規劃大概我們進行了一年半的時間專題研究,而且眾多部門都進行了這項工作,所以我認為是慎重的,當然這個過程里面也會做適應性的調整。
記者:我看到新能源戰略上提到180億的投資,這是所有國資背景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最大的投入,這筆錢從哪里來?
朱華榮:180億主要是靠自身經營,長安總體上現在的經營狀況,從我們的報表或者上市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們也會進一步研究經營子公司,進一步發展,我們公 司研究上市其中就有一個從資本市場融資進一步支撐。當然了,如果這期間有一些國家政策或者國家支持的低息、無息貸款這些,長安也會實時的抓住這樣一些機 遇。
記者:您覺得長安新能源戰略目前要實施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機遇是什麼?
朱華榮:當前實際上新能源汽車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成本問題,第二個就是純電動領域的續航里程問題,剛才任勇也說到日常用戶使用99%都在200公里以內,但是因為有一個里程恐懼症,所以實際上現在對一系列用戶來說擔心里程的問題還是存在。
記者:咱們接下來十年要推三四十款新能源車,其中27款是純電動,7款是插電式,是否意味著咱們未來整個重點都是在純電動這塊?
朱華榮:剛才說到我們未來推出的產品,不意味著長安好像偏重或者側重純電動,或者就是對插電式要弱一點。相反純電動長安這些年的積累,也就是我們一系列技術的突破,我認為我們是產品化和產業化相當成熟。
同時,在2025新能源戰略中,我們還有一個考慮是混合動力,你們知道長安的混合動力情結,包括到現在我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因為今天說新能源,我們就按照行 業的定義來說,但是我認為混合動力中國這個坎兒邁不過。我們實際上也一直還在持續加大混合動力,中度混合這塊我們很成熟。
記者:現在有很多用戶買了純電動車會在充電方面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充電樁難安裝,比如在路上行使突然遇到需要充電的情況,我想問一下長安汽車新能源在幫助用戶實現方便充電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措施?
朱華榮:首先我們在用戶銷售,就是今天上市之后的銷車要為用戶著想,我們在賣車的同時,一定要為用戶解決他的充電樁安裝問題,原則上用了我們的車我們會幫你安裝充電樁,除了小區用戶你需要去協調物業,其他都交給我們。
但我們專門討論了購車的條件,就是用戶如果不具備充電樁安裝的條件建議不購買。
另外在路上或者突發情況需要充電,實際上我們也考慮了充電車,這個充電車我們后續會配備到4S店,就是說在救援或者客戶有突然需求的時候,充電車就可以在路上來給你救援,而且可以實現快充,相當于充電寶,以這樣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