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劃,北汽新能源到2020年的總產能將達到50萬輛,除了現有的北京、萊西基地外,北汽新能源第三基地將落戶江蘇常州,而按照鄭剛的規劃,該公司到2020年的產量將達到25萬輛,2025年爭取達到40萬輛。
在地方保護主義的背景下,電動車銷售面臨諸多困境,但北汽新能源股份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卻取得了突破。
8月20日,北汽新能源萊西基地總裝車間正是竣工投產,該基地建設用地380畝,于2015年3月底完成,2015年底達到5萬輛的產能。項目一二期總投資約50億元,力爭2020年達到20萬/年產能。
投桃報李,新工廠所在地,青島市政府、萊西市政府、青島特銳德公司分別采購北汽新能源純電動車200輛、100輛、700輛。
北汽新能源股份公司總經理鄭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新工廠選址青島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山東是低速電動車大省,有消費電動車的基礎;其次是青島給出了到2020年政府電動車補貼不退撥的承諾,而國家的補貼2015年之后就將逐步退撥。
今年1-6月北汽新能源銷量為6223輛,占全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份額的23.1%,其中對私銷售比例高達83%,預計全年總銷量將超過20000輛。
根據規劃,北汽新能源到2020年的總產能將達到50萬輛,除了現有的北京、萊西基地外,北汽新能源第三基地將落戶江蘇常州,而按照鄭剛的規劃,該公司到2020年的產量將達到25萬輛,2025年爭取達到40萬輛。
面對記者的質疑,鄭剛表示,中國電動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真正進入私人消費階段,北汽新能源能夠完成預期目標將基于三大利好條件。
首先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今年全國實現10輛純電動車的銷售靠譜,未來五年實現年復合增長70%沒有問題。做好產能準備是北汽新能源繼續引領在純電動市場發展的戰略。
其次是國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戰略沒有變,在宣布直接的財政補貼逐步退出的同時,政府還會出台一些市場手段來刺激新能源消費,北汽新能源得到的消息是,新政將在年底出台,並在明后兩年大規模鋪開。
最后,從北汽集團的發展戰略來看,過去的20年時間,北汽是以合資品牌為主,未來北汽將以新能源汽車為戰略,推動商用車、乘用車多平台車型的集體發力。
為完成產能布局和銷量目標的達成,鄭剛還表示北汽新能源還將利用北汽自主品牌在全國12個基地的產能,如廣東廣州、河北黃驊、雲南瑞麗等,目前已經有兩個基地改造完成。盤活資源,推動北汽新能源電動車在全國各地市場的銷售。
鄭剛表示,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國所有有新能源財政補貼城市進行銷售,采取的是輕資產重共享的方式。“如果當地政府有一些不支持的政策,我們會積極與其溝通,拿出解決方案”,“我們每進入一個城市都是與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包括充電樁公司、分時租賃公司、售后服務公司等。“我們很快就會有一個大舉措,在南方的一個省跟一個大伙伴合作,將當地電動車市場壟斷性的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