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多家媒體報道,日本夏普公司同意中國台灣鴻海(富士康母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夏普將接受包括直接出資在內的7000億日元的援助,從而進入富士康旗下。不料,收購方富士康昨天發布聲明稱,達成共識前,暫緩簽約。
夏普終接受鴻海收購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消息,夏普終于決定接受富士康7000億日元(約408億元人民幣)的收購協議。富士康設想總共提供7000億日元規模的援助,計劃購買主要往來銀行持有的夏普優先股票,不再要求銀行追加提供金融援助。
夏普同意富士康收購前,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已經“追求”夏普5年。郭台銘認為,與韓國三星等對手競爭蘋果訂單的最好辦法,就是擁有夏普。夏普是蘋果智能手機觸摸屏的三大供貨商之一。
4年前夏普與富士康達成協議,同意富士康向夏普主體進行出資,但隨后以股價下滑為由,一直未能實現。今年2月5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親自前往位于大阪市的夏普總部,就7000億日元收購方案進行細節磋商。當天,夏普宣布將于2月末公布最終結果。
富士康暫緩收購夏普
這邊夏普接受了收購要約,不料,另一邊的富士康卻要暫緩簽約。
昨天,鴻海方面發布的一份聲明顯示,夏普曾于前天早上遞交一份新的關鍵文件給鴻海團隊,“我們已經在當天(即夏普召開25日董事會前)通知夏普,我方必須厘清內容,並在雙方達成共識之前暫緩簽約。”
據媒體報道,導致富士康推遲簽約的原因,是此前一天夏普又披露了一些新的信息,特別是存在約合200億元人民幣的“或有債務”。
富士康未在相關聲明中詳細論述這些新信息。不過據知情人士稱,富士康在評估夏普未來財務風險后決定暫緩收購夏普的交易。知情人士稱,富士康周三收到夏普提交的一份約3500億日元(合203.35億人民幣)的“或有債務”清單。
上述人士表示,富士康正在研究這份包含100個項目的清單,目前尚未放棄收購夏普的交易。
收購或是最好歸宿
由于液晶業務低迷,夏普2014財年(至2015年3月)合並虧損超過2200億日元。2015財年也不容樂觀,預計達成100億日元的盈利都非常困難。
對于富士康來講,其業務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上,對液晶面板有著極大的需求量。收購以液晶為主營的夏普,對于鴻海自身今后的發展,以及與競爭對手三星的競爭籌碼,都很有利。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收購夏普恰好體現郭台銘在公司內部常說的“眼球計劃”,即發展成為高端智能手機屏幕的主要供應商。蘋果智能手機iPhone最貴的零件就是觸摸屏,占生產成本超過20%。這就是為什麼富士康對蘋果訂單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