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禁
7月12日,欲買奇瑞新能源汽車的海螺型材發布公告,鑒于奇瑞新能源汽車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為此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就此,歷時1個月20多天的奇瑞新能源汽車上市之旅戛然而止,事情來得突然,去得突然。
有不願具名証券分析師告訴《証券日報》記者,這起重組的停牌時間相比過往A股動輒3個月以上的重組案例顯得有點短,並且也有點“怪”。實際上,5月30日海螺型材還對外公告稱,雙方同步推進獨立財務顧問、審計、評估及法律顧問的遴選工作。甚至連上述中介機構都已基本確定,並推進聘請上述中介機構的相關工作。
“生產資質問題有可能是海螺型材找的借口,現在國內有新能源生產資質的車企少之又少,”上述証券分析師表示,海螺型材傳統優勢在建築用材上,新能源汽車根本不懂,對于海螺型材來說根本沒有互補性。
一位奇瑞內部人士也佐証了上述人士分析,原來的海螺集團董事長郭文參並不贊成這起並購,但2015年11月底原蕪湖市委書記高登榜調任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后,加速了這起並購重組。記者查詢到,奇瑞新能源汽車部分股權挂牌轉讓公告在2015年12月7日發布。
同在蕪湖市、同為國資背景的兩家企業間重組就這樣蹊蹺終止?未來奇瑞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批下來還有可能賣給海螺型材嗎?這一切的疑問都有待解答。
賣新能源汽車業務
解奇瑞資金之渴
今年5月22日,海螺型材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奇瑞新能源汽車股權,並取得該公司的控股權,同時發行股份配套籌集資金。一時之間,業界錯愕,目前新能源汽車不但成為眾多整車集團的“寵兒”,而且連眾多互聯綱企業、家電企業都擠破頭要進入的領域,奇瑞卻一反常態拱手賣給海螺型材。
實際上,這也並不奇怪。2015年底,奇瑞曾將變速箱業務賣給萬里揚公司就是為了填補奇瑞汽車的“虧空”,此次拱手讓出奇瑞新能源汽車的控股權或許也是如此。有公告顯示,奇瑞2015年總負債額為512億元,負債率為75%,其中有171.5億元短期借款。
“高登榜作為原蕪湖市委書記,對于奇瑞汽車的情況了如指掌,海螺買奇瑞新能源汽車既是套現解奇瑞燃眉之急,也有利于奇瑞新能源汽車后續發展之路,”奇瑞內部人士告訴《証券日報》記者。
始料未及的是,當一切正在有條不紊推進時,雙方最終未達成共識。海螺型材7月12日晚間公告稱,鑒于公司擬籌劃收購標的資產奇瑞新能源汽車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相關報批進度較預期時間存在差異,公司與交易對方無法協商並確定此次重組事項的主要商業條款。為此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上升期的奇瑞新能源汽車
沒理由不要
奇瑞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對于這起重組真的那麼重要嗎?不具名証券分析師認為,這或許是海螺型材的借口,生產資質問題在雙方接洽前已經存在。而奇瑞新能源汽車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3242萬元的盈利,目前仍處于上升期,反觀海螺型材營業收入就一直在下滑,從2014年的39億元到2015年的34.2億元,海螺型材的營業收入下滑同比超過10%。
早在2010年,奇瑞的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車用母公司資質,使得電動QQ EV成為了可上牌照的電動車,在這國內已經算是比較早進入純電動汽車領域汽車企業了。“奇瑞新能源汽車在行業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申報資質時間也太晚了,”原奇瑞新能源汽車員工告訴《証券日報》記者。
奇瑞對外宣傳,到2020年,奇瑞新能源汽車將做到新能源技術第一,行業領先者;具有新能源獨立資質和品牌的上市公司。奇瑞副總經理金弋波向《証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了保証海螺型材重組奇瑞新能源汽車后,新能源公司需要具有獨立的生產資質才能滿足獨立性的要求。奇瑞新能源汽車為此也開展了獲取獨立生產資質的申報工作,但申報過程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故導致雙方重組過程中很多重大事項存在著不確定因素。
奇瑞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未批,但差不多時間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北汽新能源公司卻在2016年3月份獲純電動車生產資質首張牌照,緊接著4月份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長江EV也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在4月下旬北京車展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表示,除3月已經批準了北汽新能源公司外,全國只有杭州長江乘用車一家企業正式申報,其余的還無法達到申報條件。
實際上,對于奇瑞這樣的大型整車集團來說,要達到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並不難,生產資質獲批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