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企业管理
  • 前沿
  • 经略
  • 实务
  • 企业家
  • 经理学堂
  • 浪淘沙
  • 曝光镜
  • 图说管理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企业管理 > 运营实务 > 生产管理 > 奥迪汽车深陷异味门 官方客服:异味对身体没任何伤害
要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背后还有更重磅的五个字!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运营实务
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危机公关
电子商务
奥迪汽车深陷异味门 官方客服:异味对身体没任何伤害

字号:大 中 小

2019-03-16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陈茂利 童海华

  奥迪汽车深陷“异味门”

  官方客服回复:异味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文/陈茂利 童海华

  自如“甲醛门”后,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移动空间汽车又陷“异味门”。

  近期,多位奥迪车主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反映,自己在购买奥迪车后,车内异味长期不能去除,或影响到了他们及家人的健康。奥迪车主方某的爱人向记者反映称,她怀疑方某是因奥迪车内空气污染才患白血病去世。因此她将一汽-大众及北京华阳奥通销售有限公司告到了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

新浪财经注:黑猫投诉收到对奥迪投诉15件,仅回复3件,涉及车内有异味、4S店使用劣质机油保养、17款A4l 45tfsi出现中控台异响等问题。

  记者关注到,自2013年至今,车质网上关于奥迪A6、A6L、A4L、A3、Q5等多款车型“车内异味严重”的投诉已超过400多例。

  期间,2017年3月10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承认部分车辆可能存在因隔音材料引起的内部异味问题,并为车主提供免费更换相关隔音材料的服务。

  就“异味”究竟是哪些物质,是否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等问题?奥迪官方客服回应称,“目前我们掌握到的信息,隔音棉会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体验,但不会影响人身安全,目前产生异味的物质主要是羧酸类和酮类等小分子物质,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可以放心使用。”与此同时,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致函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公关部,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车内空气质量水平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现异味不能简单说是某一个零部件造成的。目前,需要有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国标’出来,从源头去消除可以被使用的机会,那这样来讲的话,整个产业就不会有这些担心,也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结果。”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万春雷分析称。

  多位车主质疑奥迪车异味严重

  近日,自媒体公号呦呦鹿鸣的一篇《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他们都得了白血病 正在毁灭中产的毒汽车》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文内,有不少车主质疑,因为购买并使用有异味的奥迪汽车而患白血病。文后不少车主评论称,自己购买使用奥迪某款车型后,患白血病、淋巴系统肿瘤、鼻咽癌、头晕恶心等。一时之间,奥迪车成为众矢之的。

  一位孩子患有慢粒白血病的山东奥迪车主则向记者反映,“2014年10月买的奥迪A4L(裸车29.8万元),买来就有异味。朋友坐我们车的时候都说,‘味道挺大的,还说这是奥迪车的通病’,当时没有太在意。冬天的时候开内循环的时候气味特别大。”

  “我们孩子刚上二年级,用车也就一年多,之前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是正规查体。查了血项都没有事。”记者了解到,她家孩子今年8岁,幼儿园的时候没怎么用车,上一年级后,由妈妈接送上学、放学,每天坐车大概1个小时。

  记者关注到,2017年3月1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服务行动、保障车内舒适体验”的声明。声明称,旨在解决部分车辆可能存在的因隔音材料引起的内部异味问题,保障车内舒适体验。对于存在异味的车辆,由上述厂家为车主提供免费更换相关隔音材料的服务。

  其中,涉及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品牌旗下A4L(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Q5(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A3(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

  根据声明,计划2017年6月开始实施更换服务并逐渐覆盖问题车型。但记者了解到,有车主直到2018年年底才接到召回电话。“2018年年底,才接到奥迪车4S店关于‘召回免费更换隔音棉’的电话。”上述山东奥迪车主表示。更有车主反映,直到现在也没有接到更换隔音棉的通知。

  更换隔音棉无效?

  更换隔音棉“车内异味”情况是否得到改观? “买来有严重异味,四年来未有改善,厂家曾免费更换过隔音棉,但是仍有异味,基本无改善。”一位购买奥迪A3的车主反映。

  记者关注到,车质网上反映更换隔音棉后,仍存在异味的车主并不在少数。奥迪官方客服告诉记者,“如果更换过还有异味,需要联系更换的4S店进行再度检测处理。”

  “异味”究竟是哪些物质,是否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奥迪官方客服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掌握到的信息,隔音棉会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体验,但不会影响人身安全,目前产生异味的物质主要是羧酸类和酮类等小分子物质,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可以放心使用。”

  值得关注的是,不在召回范围内的奥迪Q3、Q5、A4L等车型也存在异味严重的问题。 “2016年后隔音棉配方已经改进了,之后生产的全部车型异味问题得到了解决。”奥迪官方客服告诉记者。

  此外,上述奥迪客服告诉记者,“目前车辆异味的来源会比较复杂,可能是多个零件的挥发,这个不能直接断定都是由于隔音棉释放出来的。”

  “车内空气质量水平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汽车内饰由多个零部件组成,比如塑料件、橡胶件、地毯、隔音、减震阻尼片,出现异味不能简单说是某一个零部件造成的。”万春雷分析称。

  他进一步表示,“注塑件、硫化橡胶件内的改性改良添加辅料,皮革织物、填充物、衬垫装饰件、隔音消振阻尼片、全合成发泡组件等汽车零部件组件的产品环保性构成和环保性生产过程应该被重视,尤其是危害性渐进性挥发物质的禁用,这一底线涉及消费者身家性命权益。”

  奥迪车“异味”到底是由隔音棉散发的物质还是说其他零部件,是否含有诱发疾病的有害气体?一汽-大众奥迪官方尚未出面回复消费者的质疑。

  但有奥迪车主对车内空气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甲醛超标。2019年3月9日,有受害者山西的张先生,自己录制了一个检测奥迪车内空气的视频,显示甲醛超标3倍。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厂家不会认同个人检测结果。

  记者关注到,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消协”)于2017年7月以23辆行驶证注册登记日期为2013年6月~2016年9月的国产奥迪Q5作为样车进行了主客观测评,其中,客观测评参考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共六种有害气体进行实验室专项分析。

  客观测评结果显示, 23辆车均检出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其余5类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在部分车内有检出。比对德国《汽车车内环境标准》和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车辆静置20分钟测评有21辆车甲醛超标。

  从当时的检测结果来看,作为中德合资的企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并没有达到德国标准。

  “异味肯定是有不明气体,环保部门可以对室内气体进行检测。”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建议,很多人反映奥迪车有异味,企业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测,在装配完成后也需要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达标了再销售。

  建议强制性标准

  奥迪车有问题,但不止奥迪车有问题。近年来,存在 “异味”车并不少见。

  记者注意到,自从2013年3月15日,央视新闻播出的《豪车里的怪味》,曝光了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使用的沥青阻尼片存在致癌物质后,关于 “异味”的投诉就没有停止过。

  2012年9月,媒体曝出,300多名车主投诉奔驰甲醛超标4倍。随后,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榜上有名,而致癌源自车内空气质量含致癌物。

  2013年至今,车质网上,关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本田、标致等品牌车型“异味严重且一直未能消除”的投诉一直存在。

  与此同时,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

  “需要有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国家标准出来,从源头去消除可以被使用的机会,这样整个产业就不会有这些担心,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不好的结果了。”万春雷表示。

  他认为,车内异味事实上涉及的是产业以及供应链的问题。很多问题没有被重视,源头没有被管控,是造成终端出现问题的重要的原因。如果源头是健康的,管控好了,企业想买劣质材料都买不到,那自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恶性结果了。

  但目前国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2012年3月正式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这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并不是强制性法规。这就意味着,尽管消费者闻到明显的异味。通过检查机构自行监测出甲醛超标,但并不能据此去追究有关汽车厂家的责任。

  为此,有行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已是当务之急。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曾提议,中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应当尽快实现与汽车发达国家接轨,并加速《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由目前的推荐性标准向国家强制性标准转变。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1月,环保部发布GB 27630-201X《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显示,该标准将替代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后仍然仅适用于新生产车辆,但将由推荐性国家标准变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改,对部分污染物限值进行了调整。但具体什么时间正式实施尚未确定。

延伸阅读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阅读排行
    图片报道
    • 发改委: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落实
    • 聚焦供给侧改革 重塑汽车产业新动力
    • 热点城市库存开始上升 开发商陷销售困局
    • 豪华车市场回暖 车企阶段性销量调整显成果

    高端论坛

    专题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王瑞祥主持召开中机联党委常委会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中机联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开信: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 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机联: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机联专家委新春座谈会以通讯形式按时召开
        • 中机联倡议书: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能源汽车有望占比25% 未来纯电动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车产销量继续滑坡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 高盛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下降 外媒:买车意愿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近倍
        • 行业需求旺盛 叉车销量持续火爆
        • 车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经销商市场寒冬犹在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车销售1950万辆 SUV增速快
        •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 “双轮驱动”促太钢迈向高质量发展
        • 到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 超2000亿元
        • 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
        • 雷军晚三个月赢董明珠 网友: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
        • 彩电企业加速向超高清转型
        • 华为“突围”:4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全球
        • 第一个5G手机通话拨通了!“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在上海虹口区开通
        企业家更多>>
        • 李开复:中国传统企业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 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铭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一风机有望再度进入非洲 助力风电开拓新机遇
        • 中联重科:用“专业”与“精密”收获“幸福甜蜜”
        • 减税降费助力“瓦轴制造”开拓海外市场
        • 对话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企业创新要对标全球最好的企业
        • 谭旭光:中国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 秦川集团:机器人减速器发展提速
        •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 【资本运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紧急”成立新公司
        • 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及力帆股份否认“破产”传闻
        • 长安汽车至暗时刻:第3次创业负重前行 扭亏取决福特
        • 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
        •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视觉中国对“黑洞”力量一无所知
        • 【资本运作】厚朴投资被曝有意收购格力电器股份 一场股权抢夺战要开始了?
        • 格力集团拟转让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持股权18.22%或致控制权生变
        • 索尼手机断臂求生 谋求差异化突破
        • 联手朱骏 贾跃亭造车以退为进
        • 福特2021年将在中国车型中使用5G移动连接技术
        • 江铃遭福特"冷落":被迫转型 联手雷诺探路新能源车
        • 谭旭光“亮剑”重汽集团人事改革:64个部门负责人竞聘上岗
        • 外媒:鸿海重审美国建厂计划 或缩减规模甚至搁置
        • 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 美的开启新一轮全球大整合:库卡、东芝更换掌门人
        新视界
        • 汉能想在屋顶上挣钱 靠谱吗?
        • 应对价格战和产能过剩 福特在华减产
        • 靠外国脸在华轻松求职日子一去不返
        • 张瑞敏: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六个要素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1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