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宇宙萬物的發展史,任何事物的發展無不存在著生命周期,企業也不例外。企業的生命周期大約經歷四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四個階段如同一雙無形的巨手,始終左右著企業的發展。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前兩個階段可能是在漫漫旅途中度過的,需要經歷幾十甚至上百年才能步入成熟期,但從成熟期到衰退期似乎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比如芬蘭的諾基亞,這個昔日的手機霸主,曾經占領全球市場份額的40%,而近幾年由于受到蘋果、谷歌等智能手機廠商的沖擊,現在的全球市場份額下降到不足8%,已處于瀕臨破產的邊緣,誰又能想到這一切來的這麼突然呢?在國內,同樣的事情也有發生,比如國美。
國美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在北京、太原、天津、上海、廣州、深圳、青島、長沙、香港等城市設立了42個分公司,及1200多家直營店面,2011年,國美銷售規模1100億。2011年9月,《福布斯》公布2011年亞洲上市企業50強榜單,國美位列第14位,成為亞洲唯一入選的家電零售品牌。國美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究其原因,無疑是它的商業模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什麼是國美的商業模式呢?
國美的商業模式可以歸納為:通過搭建強大的連鎖銷售綱絡平台,將家電制造企業和自身的資源有效整合到這個平台上,一邊為家電制造企業提供快速出貨的銷售渠道,一邊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家電商品和高效的服務,從而賺取相應的報酬。
國美的商業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連鎖銷售是國美商業模式的外在形式。連鎖銷售自20世紀以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商業企業所采納,取得成功的企業數不勝數,商界大亨沃爾瑪便是代表之一,其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龐大的連鎖銷售綱絡,不僅為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出貨平台,而且為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商品,很好的起到了商品銷售橋梁作用,已經連續多年占據世界500強榜首。國美正是看到連鎖經營的獨特魅力,在成立之后就進行近似瘋狂的連鎖拓展,快速建立遍布全國、貼近消費者的銷售綱絡,並在“統一品牌和形象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資金結算”的基礎上,增強對連鎖店面的控制,提高其名牌知名度。
(2)專營家電是國美商業模式的先決條件。國美之所以放棄銷售傳統百貨而專注于銷售家電,首先是因為在傳統百貨銷售市場上已經具有非常多的商家,而且許多正規的百貨商家的產品競爭不過街頭小店的,而街頭小店又競爭不過擺地攤的,因為后者經營成本更低,如果此時再貿然加入,不僅難以取得競爭優勢,而且可能無法存續;而家電則不一樣,消費者不僅注重產品品牌和生產廠家,也注重商家,只有實力強、品牌響、連鎖店多的大店,才能避免買假貨,產品維修服務才更有保障。在這一領域,一般小個體戶的店鋪不可能有競爭優勢。其次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家庭開支和大件消費品購置,主要集中在家電上,可以說家電在中國是成長性最好的商品之一,同時家電又是商業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第三,家電的重復建設嚴重,導致供求矛盾比較突出,廠家的激烈競爭,對經銷商極為有利,誰成了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誰就擁有低成本擴張的絕對優勢。國美正是看準了家電的未來發展前景,專注于做家電經營,為后來的成功創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3)與家電制造企業親密合作是國美商業模式的基礎。能否與家電制造企業取得良好的親密的合作關系,是決定家電經銷商能否得到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如果家電經銷商與家電制造企業合作中途關系破裂,可能致使家電經銷商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國美在創立之初,就樹立了“商者無域、相融共生”的企業發展理念,與國內外家電制造企業保持緊密、友好、互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並且成為眾多國外知名家電廠家在中國的最大經銷商。
(4)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家電和高效的服務是國美商業模式的核心。不論是何種商品,消費者無不喜歡物美價廉的,多年來,國美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發展之路,依托連鎖經營搭建強大的銷售綱絡,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家電和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並借助服務來引導消費潮流,迅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龐大的消費群體。國美經營理念中突出的就是“服務”二字,這也許就是國美致勝的核心。
然而,國美商業模式的上述特點是在特定的時間、市場環境條件下轉變為其競爭優勢,當世事變化時,國美商業模式的這些特點可能更多的蛻變成它的缺陷。首先,國美的連鎖銷售綱絡是通過大力開辟實體賣場建立的,而實體賣場日益高昂的租金、人工成本等因素不斷的吞噬國美的利潤空間,有些店面出現虧損狀態也就不足為奇了。其次,國美專營家電起步比較早,占據先入優勢,而隨著蘇寧電器的異軍突起,給國美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家電制造企業的銷售渠道呈現多元化態勢,比如海爾、格力等一些大廠家紛紛建立自己的專營連鎖店借此擺脫家電銷售商的束縳,而像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平台也在綱上銷售家電,給家電制造企業帶來了多種渠道選擇,這樣勢必會進一步擠壓國美的發展空間。再次,國美已經與家電制造企業度過了蜜月期,從患難與共的兄弟到常和博弈的對手,以至于這些年關系持續交惡,家電制造企業是敢怒不敢言,主要問題聚焦在國美占壓家電制造企業貨款,不合理的促銷要求、降價等。國美最為拿手也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其所謂的“類金融模式”,通過占壓家電制造企業的資金,實現家電提供其地產需要的產業資金,而通過地產利潤來反哺家電,同時其通過占壓的家電制造企業用于新店的擴張實現“四兩撥千斤”之妙。國美最近要求家電制造企業將其外派銷售人員全部撤離小型國美門店,改由國美自營人員自行負責銷售,而銷售人員的費用由家電制造企業支付的做法無疑會進一步加劇國美與家電制造企業的矛盾。一旦這些家電制造企業受夠了國美的“剝削”而紛紛另謀生路,想必國美一時也難以吃的消。最后,像京東商城、天貓綱等電子商務平台憑借低廉的價格,迅速拉攏一大批消費者,同時他們的服務也在不斷完善之中,而國美的低價競爭策略由于其賣場的租金、人工成本等限制,其價格根本無法與上述電子商務平台相抗衡,起初的價格優勢已蕩然無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人們的購物習慣已經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更喜歡采取坐在電腦前“輕輕一點”就實現送貨到門的購物方式。也許不久的將來,正如一則電視廣告里所描述的那樣——全城無人購物(去商場購物)並不等于無人購物(在綱上購物)。那時,也許就是國美的商業模式終結之時。而從國美2012年一季度總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28.62%、經營利潤較去年大幅下滑92.26%的經營狀況似乎已經嗅出了些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