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国飞 本报记者 由庆祝
西钢集团面对冶金企业十分严峻的市场形势,动员全体员工认清形势,深挖内部潜力,结合自身实际抓好降本增效工作,将自身潜力真正挖掘了出来。炼铁总厂对4座高炉槽下振筛筛片进行改造,由单层筛片改为双层筛片,日降成本4、4万余元;检修公司轧钢工区全体员工对二轧冷床齐头辊自由辊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齐头辊自由辊运转效果良好,此举可节约备件费用10万元;能源部“实施创新创效新工程”实现了冶金行业高炉在线倒风技术新突破。
据介绍,西钢炼铁总厂原来高炉槽下振筛筛片为单层,孔径为5㎜,4座高炉每日振筛筛分下的烧结矿返矿量就达4100吨左右,而且有一半是成品矿,造成了极大浪费,导致加工成本升高。针对这一情况,炼铁总厂将其立为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先后把4座高炉槽下振筛筛片改为双层筛片,上层孔径为6㎜,下层孔径为3.5㎜,使烧结矿同时进行两次筛分,每日可降低30%的返矿量,增加约1230吨的烧结矿入炉量,节约加工费用44132.8元,通过计算日降成本4、4万余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西钢检修公司轧钢工区二轧冷床原来的齐头辊自由辊由一个整体辊组成,钢在自由辊通过时,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其减速机电机承受的载荷较高,使自由辊磨损严重,电机经常烧毁,严重地制约轧钢正常生产。针对此情况,该工区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实际,根据钢在自由辊运转的状态,决定将自由辊由整体辊改成多单片辊,这样,减少了钢在辊上的摩擦力及减速机电机负荷,彻底解决了制约生产的难题。改造后的自由辊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转,使用效果良好。从而,延长了自由辊的使用周期。使用周期由改造前的3天延长到改造后的16天,大大减轻了员工更换自由辊的劳动强度。并将此项改造广泛进行推广,目前,已完成30个自由辊的改造任务。从而,降低了备件消耗和备件成本,节约了备件费用10万余元。
据悉,西钢能源部实施“创新创效新工程”,在创新中不断开拓新思路,将自身潜力真正挖掘出来,尤其在鼓风机站运行方式上,科学研究实施在线倒风技术,高标准完成高炉送风任务,为高炉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实现了冶金行业高炉在线倒风技术新突破。
治金行业中高炉在线倒换风机技术都是采用离线倒风的方法,即将运行高炉休风后进行倒换风机,再重新启动高炉生产,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工艺繁琐而且影响高炉生产效率。西钢能源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由部长孙运海与副部长邢利民分别提出的《高炉在线切换鼓风机技术的应用》和《单风机运行切换两高炉交替生产》两项创新项目,实现了一台高炉生产、两台风机在线倒风或一台风机送风切换两台高炉生产。两个项目已在实际生产中得以成功使用,并申报公司立项。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节约高炉休风成本,提高高炉生产效率。
近期,又提出相应生产工艺创新项目8项,在挖掘降本增效潜力、提高技术经济指标上下功夫,把开拓思维主动权交给员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使员工们认识到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改善技术指标,勤勉尽责就能减少设备故障,敬业爱岗就能提高生产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