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乘联会公布了最新一期全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数据,一汽轿车11月份销量为26,887辆,同比增长4.5%。其中,自主品牌业务销量为12,734辆,同比增长6.2%。
受季节因素以及消费者习惯影响,每年年底总是汽车市场爆发式销售的时候,当然一汽轿车自主业务也赶上了这股消费热潮,没有将上个月负增长的状态延续。
但是,仔细分析一汽轿车自主业务的销量结构会发现,一汽轿车当前的销售业绩全靠奔腾X40一款SUV车型支撑,其他如奔腾B30、奔腾X80、奔腾B70等车型的销量都出现了60%以上的跌幅。
更令人惊讶的是,奔腾X40这款车型在11月份的销量为8939辆,1-11月份的累计销量为53,795辆,其月均销量也仅5000余辆。如果不是因为一汽轿车在年底通过大幅让利营销的方式刺激奔腾X40的销量增长,一汽轿车自主业务将给各方呈现负增长的业绩。
奔腾X40的风险
除了奔腾X40以外,一汽轿车奔腾品牌其他车型的月销量难以过千辆,而且还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一汽轿车奔腾品牌当前可以依赖的产品就只有奔腾X40这一款轿车。
然而,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信息显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正在召回2016年9月26日至2017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奔腾X40(MT)轿车,共计13680台。
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仪表板线束的布置方式设计不合理,仪表台总成装配工艺没有规范到位,导致仪表板线束与离合器踏板支架可能发生摩擦干涉。极端状况下,可能出现线束短路而导致车辆起火、行驶中熄火、气囊自爆等,存在安全隐患。
在上述消息传出之后,业内震惊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最老牌的汽车生产基地,一汽轿车竟然接连在最基本的生产制造环节出了不该出现的错误。
汽车行业分析师崔珏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事再次暴露了一汽集团在研发、制造上的弱点:一是整车设计能力低下,二是制造工艺不过关。这是产品制造环节的问题,不是零部件的问题,许多比一汽轿车晚起来的自主品牌都不会在这上面犯错,一汽集团这几年能有什么进步基本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一汽轿车在产品制造方面已多次出现问题。
一些奔腾品牌的车主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奔腾车各种小毛病频繁,刹车抖动、发动机爆震、异响等各种问题不断。
一汽轿车最新的产品奔腾X40凭借着全新研发的D-Life系统,采用全局语音控制,可灵活定制各类在线应用在上市后俘虏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但崔珏表示:“实际上在这一市场,奔腾X40的竞争对手太多了,奔腾X40的竞争优势很弱,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奔腾X40的销量,还会打击消费者对奔腾品牌后续产品的信心。”
深层次危机
上述问题,对于一汽轿车自主业务而言,仅仅是表层的危机。
实际上,一汽集团乘用车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汽轿车奔腾品牌、一汽吉林以及一汽夏利(4.690, -0.08, -1.68%)。在奔腾X40上市前后,一汽吉利和一汽夏利也分别推出了森雅R7和骏派D60这辆款SUV车型。三款车型处在同一细分市场,价格也都在6万-10万元之间。
资深汽车媒体人娄兵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奔腾X40、森雅R7和骏派D60在技术上同源,都是来自一汽集团中心。一汽集团自主业务板块分的比较散,但技术中心实力有限,各单位都伸手要产品,只能是在同一款产品上做内容的延伸。”
譬如,在动力总成和底盘等技术方面,森雅R7和奔腾X40几乎一模一样,森雅R7和奔腾X40均搭载了CA4GB16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或爱信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扭矩达到155 Nm。由于天津一汽和一汽丰田联系比较紧密,在动力总成上选择了丰田2ZR系列的1.8L发动机,最大功率139马力,最大扭矩170 Nm,匹配爱信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由于技术上同源,三款车型在进入市场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必定会被消费者拿来相互比较,在与其他品牌车型竞争之前就已经处于“自相残杀”的局面中。
同样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在接下来的产品上。
一汽轿车此前给到《国际金融报》记者官方的回复是:“2017年-2019年,公司将重点做好新产品开发、投放,打造明星车型……”虽然并未透露具体车型,但《国际金融报》记者掌握的消息显示,一汽轿车将推出另一款SUV车型奔腾X60。
与此同时,一汽吉林和一汽夏利的同级别产品也将会在明年5月、9月份陆续上市,奔腾X60注定又将面对同门兄弟相争的局面。
今年8月份,原长安汽车(13.100, -0.13, -0.98%)董事长徐留平调任一汽集团担任董事长一职。当时,行业内猜测其任上最重要的两件事分别是,加快自主品牌发展以及推动一汽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现在看来,一汽轿车与一汽夏利的同业竞争问题,以及一汽集团旗下自主业务板块车型同质化严重的“顽疾”依然在发挥作用,徐留平上任以来推行的制度未见成效。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