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企业管理
  • 前沿
  • 经略
  • 实务
  • 企业家
  • 经理学堂
  • 浪淘沙
  • 曝光镜
  • 图说管理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企业管理 > 运营实务 > 市场营销 > 营销系统“整风”如何推进
要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背后还有更重磅的五个字!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运营实务
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危机公关
电子商务
营销系统“整风”如何推进

字号:大 中 小

2013-02-08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作者:贾昌荣

  李平加盟美德重机集团任营销总监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来,他感触颇多。在工作上,他觉得从来都没像这样操心过。不过,工作事务繁杂是一方面,最让他“闹心”的是营销系统的员工都很难管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李平在开车回集团的路上,一个正在接洽中的大客户突然打来手机,说要到公司去看看。李平也没多想,便约那位客户在营销总监办公室见。

  美德集团为方便客户与便于管理,特意把营销系统内的所有部门都安排在一楼,而李平的办公室则在一楼的最里面。客户要去他的办公室,自然要路过营销系统各部门办公室的门口。

  尽管李平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公司,但客户还是先他一步到了他的办公室。当李平路过各部门办公室时,发现各办公室的门都大敞四开。员工们在办公室里聊得热火朝天,甚至还有员工坐到了办公桌上与其他同事“侃大山”。

  李平很生气,但心中也在祈祷,希望客户没把这些看到眼里,或者没有放在心上。李平热情地与客户打过招呼,闲聊了几句,便试图与客户介入业务合作议题。但客户却把话题叉开了,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你把我也调到你们集团吧,这可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啊!李平一下子就明白了,客户这是在敲打他,甚至在暗示他。员工如此闲散,能够做到对客户负责吗?

  看来,合作要遭遇麻烦!果然,这笔大订单最终泡汤了。李平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一定要整风!但是,又该如何操作这场营销系统的“整风运动”呢?

  思行结合搞“整风”

  “整风”本质是一场针对营销系统员工展开的工作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变革,建立起良好的、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工作习惯。

  变革决心有多大、变革意志有多强,这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心理状态,也关系到变革是否会中途夭折。然而,变革的决心常常来自最高领导层,尤其是企业核心领导者。所以,仅仅李平拥有这个决心还不够,还需企业老板拥有强烈的变革意识与意志。

  说到底,企业就是要拿出这样一种态度:不行动就被动,不“换脑”就“换人”。如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所言:“当我决心做一件事,态度一定非常坚决。首先我要确定这件事是否值得做,如果它不值得做,那我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我一旦认为某件事情值得做,我就会全心全意投入,我会不惜一切一鼓作气地使它成功。”变革也是一个博弈过程,不能服从变革大局的员工自然成为企业的“绊脚石”,要坚决将其“搬开”。

  政党革命始于意识形态的进步,企业变革亦是如此。所以,“整风运动”首先要从纠正员工错误的思想观念入手,再图员工行为改变,乃至形成优良的工作习惯。

  第一,“换脑”——转变观念。“整风运动”能否成功,员工的观念、意志至关重要,员工观念的转变是对变革的最大支持,恰是“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员工的意志力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员工间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的情况下,意志力会成为阻滞变革的精神因素。反之,则会成为变革的促进与推动因素。所以,李平应该在变革动员及变革实施过程中,加强与营销系统员工沟通,让他们明白“整风”的意义、作用与价值。

  第二,“积习”——培养习惯。可以说,营销系统内员工懒散的工作作风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工作习惯。所以,这样以“纠风”为核心的变革本质是帮助员工戒掉不良工作习惯,培养并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工作习惯。

  首先,要相信制度的力量。管理即按“理”来管,“理”即制度。制度一定要现实可行,克服痼疾,不必矫枉过正。很多管理者认为,管理制度决定员工的行为。这就错了,我们应该强调制度的影响力,而不应过于强调制度的约束力、控制力。并且,过于苛刻的制度还会带来“副作用”,甚至使得员工“跳槽”。变革不是为了把人撵走,而是在留人的前提下,让员工发挥更大的工作价值。

  其次,按行为目标来培训。在企业形象体系或企业文化体系下,制定《员工工作行为规范》,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好行为、好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只有切身的真实体验,员工才能学会和掌握执行过程中需要的能力和技术,从而在工作中发挥得更好。

  清晰描绘“整风蓝图”

  据了解,员工抗拒变革的原因大都归于3点:一是变革目标和信息的不明确,员工不知道变革的原因,更不知道这样的变革到底有什么好处;二是措施不具体,员工对于如何变革完全不了解:三是对变革的不确定性充满不安,变革意味着员工必须放弃已经熟悉的一切而去接受不熟悉的新领域,必须有一个适应期,必须花时间改掉过去的习惯,努力适应新的方式。

  无疑,这提示企业必须清晰描绘“整风蓝图”,并与员工进行透彻地沟通与互动。为此,开展“整风运动”必须向员工明确以下内容。

  变革意图。明确营销系统开展“整风运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紧迫性,增强员工的危机感与责任感。

  变革目标。明确企业通过“整风运动”所要实现的预期标准,即员工所要达到的精神面貌、职业形象与工作状态。

  变革方针。明确企业开展“整风运动”实现预期目标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方向、基本路线,这是指导变革行动的基本路线。

  变革原则。明确变革的基本规则,从宏观战略规则到微观战术规则,这是整个“整风运动”的基本游戏规则。

  变革周期。实现预期变革目标所需要的时间计划,包括阶段性周期与阶段性目标。

  变革步骤。明确为实现“整风运动”目标而采取的有计划的行动次序,任何有计划的变革行动都必然是有步骤的行动,前一个步骤为后一个步骤创造条件,使整个变革计划得以实现。

  把“整风”进行到底

  对于李平来说,这次营销系统“整风运动”所要面临的挑战与障碍因素很多。为什么有人会对变革不满甚至痛恨?那是因为变革挑战了其既有利益,或者要改变其固有行为习惯,从心理上到行为上都会感觉到不舒服。尤其在利益底线遭到挑战的时候,他们就会采取思想对抗甚至行为层面的对抗。所以,李平应该从组织层面、个人层面做好任何可能的思想准备,并事先做好应对预案,坚持自己的变革规则。

  第一,变革均衡,紧迫推进。既不能先紧后松,也不能先松后紧。先紧后松,会使“整风运动”前功尽弃;先松后紧,会让员工觉得“整风运动”只是走过程。所以,要均衡变革,保持强劲的变革势头,始终保持一定的紧迫感。

  第二,放权授权,齐抓共管。如果仅仅一个人来管控这次“整风”,注定会失败,并且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成立专业变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推进、监督、检查变革工作。同时,要对营销系统内各职能部门领导进行放权授权,对本部门员工予以有效监管。

  第三,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变革首先要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而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则要在核心员工上有所突破。所以,变革一定要先摆平各职能部门经理以及核心员工,获得他们的最大化理解与支持,这是成功“整风”的突破口与关键。

  第四,言行一致,坚持如一。变革也是强调企业信用的,强调言行一致。如果言胜于行,那么会让员工觉得说得多,做得少;如果行胜于言,会让员工觉得缺乏标准,没有章法,随机性太强。所以,对于规章制度、标准要做到始终如一,否则变革具有破坏力。

  第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作为管理者,必须让大家不断看到“整风运动”的变革成果。同时,要认识到“传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在变革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巩固成果,那么很容易反弹甚至会退回原地。 (贾昌荣)

延伸阅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人民网2020-02-11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中国政府网2019-11-13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工人日报2019-09-11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榜单呈现哪些特点央广网2019-09-03美将中广核等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 中方回应外交部网站2019-08-16中国相关企业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新华网2019-08-06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阅读排行
  • 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在京召开
图片报道
  • 发改委: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落实
  • 聚焦供给侧改革 重塑汽车产业新动力
  • 热点城市库存开始上升 开发商陷销售困局
  • 豪华车市场回暖 车企阶段性销量调整显成果

高端论坛

专题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王瑞祥主持召开中机联党委常委会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中机联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开信: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 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机联: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机联专家委新春座谈会以通讯形式按时召开
      • 中机联倡议书: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能源汽车有望占比25% 未来纯电动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车产销量继续滑坡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 高盛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下降 外媒:买车意愿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近倍
      • 行业需求旺盛 叉车销量持续火爆
      • 车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经销商市场寒冬犹在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车销售1950万辆 SUV增速快
      •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 “双轮驱动”促太钢迈向高质量发展
      • 到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 超2000亿元
      • 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
      • 雷军晚三个月赢董明珠 网友: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
      • 彩电企业加速向超高清转型
      • 华为“突围”:4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全球
      • 第一个5G手机通话拨通了!“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在上海虹口区开通
      企业家更多>>
      • 李开复:中国传统企业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 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铭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一风机有望再度进入非洲 助力风电开拓新机遇
      • 中联重科:用“专业”与“精密”收获“幸福甜蜜”
      • 减税降费助力“瓦轴制造”开拓海外市场
      • 对话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企业创新要对标全球最好的企业
      • 谭旭光:中国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 秦川集团:机器人减速器发展提速
      •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 【资本运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紧急”成立新公司
      • 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及力帆股份否认“破产”传闻
      • 长安汽车至暗时刻:第3次创业负重前行 扭亏取决福特
      • 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
      •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视觉中国对“黑洞”力量一无所知
      • 【资本运作】厚朴投资被曝有意收购格力电器股份 一场股权抢夺战要开始了?
      • 格力集团拟转让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持股权18.22%或致控制权生变
      • 索尼手机断臂求生 谋求差异化突破
      • 联手朱骏 贾跃亭造车以退为进
      • 福特2021年将在中国车型中使用5G移动连接技术
      • 江铃遭福特"冷落":被迫转型 联手雷诺探路新能源车
      • 谭旭光“亮剑”重汽集团人事改革:64个部门负责人竞聘上岗
      • 外媒:鸿海重审美国建厂计划 或缩减规模甚至搁置
      • 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 美的开启新一轮全球大整合:库卡、东芝更换掌门人
      新视界
      • 汉能想在屋顶上挣钱 靠谱吗?
      • 应对价格战和产能过剩 福特在华减产
      • 靠外国脸在华轻松求职日子一去不返
      • 张瑞敏: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六个要素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1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