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仑:官气弥漫的中国汽车业

字号:

2012-05-19来源:作者:雷达抓取

    相对于其他汽车大国,中国汽车产业的特点很多,其中官气最重无疑是最大特色。它使得中国汽车产业与其说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不如说是一个官本位体制下运行的管制型市场,资源更多地向上层官僚的意志倾斜,其低效和畸形在市场需求增长正常化的情况下将日益凸显。不妨看看汽车产业中政府某些行政机关的所在之处:除合资企业股比限制及对新增产能审批这类传统的管理层控制领域外,非要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定期达到一定比例,而这个比例却又一会儿一变;非要“汽车骨干企业要拥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而且还给出了自制的“新能源汽车”定义,定出了销量目标,并规定了时间表;非要某合资企业到偏远地区建厂,否则不批新项目,尽管业内人士和媒体都感觉匪夷所思;非要所有合资企业做“合资自主品牌”,而且还要说这“都是属于企业自愿行为,不是谁逼着他们这么做的”……这哪里是人们通常说的“政府干预”,完全是“政府主导”。结果是,新增产能如脱缰野马,严重的过剩危机即将显现;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不增反降,前景堪忧;10年两轮电动车大跃进学费交冒了,收获却极少;汽车品牌数量比美国多一倍,整体品牌建设、维护成本世界第一,而品牌价值水平倒数第一…… 除价格外,政府主导了企业产业研发、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和营销的全价值链,包括国有企业的人头。在这种模式下,对国企领导来说,走仕途比做企业家更重要;唯上比唯市场、唯消费者更重要;任期内的短期效益比超越任期的长期可持续发更重要。唯官、唯上到底有多严重?企业重要的发布会,常因为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官的迟到被推迟,让满场几百位等待者怨声载道。经常有企业人士对媒体私下抱怨说,某某官员来不来、何时来的问题都快把他们折腾疯了,哪里敢催,连问都不敢问,生怕惹毛了对方。同样是官员,在国外最经典的一次是在2009年7月英格施塔特举行的奥迪诞生100周年庆典上。活动按原定时间于下午6点准时开始,尽管最重要的客人德国总理默克尔夫人还没到。10分钟后默克尔到场,没有全场起立欢迎,很快就轮到她上台做了20多分钟的演讲。这在中国完全不可想象。更糟的是上行下效,不少企业领导本身也学得官气十足:发布会要最后入场,而且一定要迟到,不仅前呼后拥,有的还要让客人鼓掌欢迎;主持人介绍时要称其为“领导”、“嘉宾”或“贵宾”,却让人搞不清是谁的“领导”…… 我在洛杉矶见过宝马总裁雷瑟夫独自一人拉着行李箱在酒店前台结账;在英格施塔特见过奥迪总裁施泰德由于连续工作,只能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利用翻译讲话的时间吃三明治;见过凡是在国外举行的发布会上,车企首脑都会提前到场,一方面等着发布会准时开始,另一方面让记者拍照,尽管他们在中国也会“入乡随俗”地迟到。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