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十二月)
(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对提升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举足轻重,事关重大。因此,广大机械工业企业要紧紧抓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按照《建议》中提出的“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正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等“五个坚持”指明的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继续落实“三个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战略,依靠苦练内功,创新驱动,刻不容缓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正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推动广大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科学稳健的持续发展。
一、机械工业企业管理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十年,也是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从2000年到2010年,全行业销售产值从1.4万亿元增长到近14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从3.4万家增加到10万多家,从业职工1500万人;产业规模超过日本和美国,首次跃居世界首位。“十一五”期间,尤其是近两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机械工业战线广大企业和员工,成功应对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在逆境中仍然保持了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以上的良好势头,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0年前的9.2%上升到19%左右,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3.7%提高到7.5%以上,使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其中,机械、汽车产品国内市场自给率已超过85%,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取得重大突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连续八年中国机械500强的数据显示:500家企业年度总收入由2003年的10076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5622亿元,其中单个企业的最低收入由1亿元上升到6亿元,单个企业最高收入由1276亿元上升到4098亿元;进入世界机械500强的企业由8年前的不足40家上升到现在的77家,说明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有所改观,与世界机械500强的差距明显缩小,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广大企业积极响应“由大变强”的行业发展主张,扎实推进国家“两个”振兴纲要的实施,使产业结构的调正取得积极进展;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不仅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优化,使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以风力发电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袂而起,方兴未艾;通过不断加快融入国际贸易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使机械产品的外贸规模持续扩大,自2006年首次实现外贸顺差以来,不仅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球前列,而且一般贸易出口高于加工贸易出口,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伴随全行业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市场导向、管改结合”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持续改善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努力实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参与全行业坚持15年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的创建活动,使多数企业的内在素质,诸如体制机制、资源整合、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内部管理、社会责任、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化能力等“软实力”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锤炼和造就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前瞻意识、多谋善断和驾驭复杂形势能力的优秀企业家;正是在这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示范带领下,全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从而为“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中,机械工业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机遇和考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环境的有机统一;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与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的发展。面对后危机时代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广大企业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必须清醒地看到,完成“十二五”国家赋予机械工业的历史重任,无论在行业发展和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产业大而不强依然是主要矛盾,尤其产业结构矛盾的突出,严重制约全行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方式主要靠物资与能源消耗和产能的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难以有效支撑结构升级和催生新型产业;行业发展过度依赖传统的加工制造业,现代物流和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迟缓,使企业的内在动力不足。加之,过快的产能扩张和同质化的重复建设,导致同行业在中低端领域过度竞争,造成自我积累的严重下降;尽管许多主机的制造能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与主机配套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市场急需重大装备制造的“瓶颈”;以计算机集成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的产品和工艺设计方法尚处于发展阶段,柔性制造系统仅为少数企业拥有;以精益生产为代表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众多中小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不少规模以上企业还不能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执行机制,战略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来自外部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上游产业的不断提价,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工资成本的增加,使多数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明显挤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提高机械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一些发达国家对机械制造重新认识和布局,以及加大对我国自主研制高端设备的钳制等,致使有些行业的“生态系统”隐藏着恶化的风险。正是这些深层次矛盾,使广大企业面临着严峻考验。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转变产业的发展方式,加快解决企业的内生增长机制,切实把企业管理这项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提升到应有高度,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做大量强化的工作。
二、对“十二五”机械行业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与汽车产业调正振兴规划和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战略转型为主线,以增强科技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支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改善和夯实各项基础管理,着力加强影响企业内生增长的各项软实力建设,大力提升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的创建水平,推动广大企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朝着做强做大做优做久的目标努力奋斗。
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期,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和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为实现行业振兴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以“机械500强”为代表的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化管理体系,其中部分企业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的管理水平;广大中小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创新能力和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增强。
工作方针:“十二五”期间,加强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工作方针是:市场导向,改管结合;精益规范,典型带动;夯实基础,两化融合;一厂一策,创新驱动;也可以概括为:“两合两动”。
(二)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是:
1、积极推进企业战略转型
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企业。企业的战略转型,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面对国内外新形势,要有效实施企业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优化制约企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使其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一要调正产业结构。以改善品种质量、增强配套能力、淘汰落户 产能、开拓新兴产业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主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调正产品结构。努力避开同质化恶性竞争,着力推行差异化战略,不盲从于短期的利益诱惑,打造行业内独树一帜的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锁定客户群、赢得市场中的话语权;
三要调正投资结构。对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长线项目,须审慎决策,把有限资金用到重点项目建设上,聚焦主业发展,保持适当投资规模;
四要调正市场结构。加快推进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有条件的企业要逐步向跨国公司转型,提高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要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关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五要按照“十二五”国家和机械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状况,研究制定以“十二五”为起点,以现有的制造能力为依托,以调正、优化、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增值为重点的企业转型战略;建立战略研究、制定、实施、保障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强化权威性的授权机制和指挥系统,保证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尤其要做好重大项目决策前的科学论证和风险防范措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保证企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2、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企业急需弥补的“短板”。为此,各类企业都应当以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基点。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长效机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完善多元化的人才选聘和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以吸引和集聚高层次的创新领军人才;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筹措研发资金,尽快提高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要达到3%的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达到5-8%乃至更高的水平;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国家和省(市)级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努力营造勇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
四是牢固树立和坚持技术与管理“两轮同转”的思想。企业自主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既表现为技术、工艺、产品等技术方面的创新,也表现为战略、商业模式、文化、制度、组织、营销等管理方面的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是靠技术与管理两轮同转、有效结合的创新能力。因此,企业领导要对技术与管理同样支持,同时给力,甚至还要积极吸引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真正形成企业自主创新体制和机制。
3、加强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当前,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公司法》进行了注册,但不少企业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公司改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产权结构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展迟缓,有的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国际经验表明,公司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有效的制度。为此,
一要在更大范围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除少数需要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其他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都应以调正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整体上市、中外合资、产权置换、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造,构建由国际资本、国家资本、管理层资本共同持有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把巨大的国有资本存量,改造成为符合国际化标准的现代管理企业;
二要构建与内部人控制相制衡的力量,坚持以外派股权董事为主体的董事会架构,实行内外部利益主体群的平衡;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制度,避免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叠,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进一步明确董事会职责定位,落实董事会责任制度,规范对董事会的考核工作;努力实现企业党委会与董事会的有机融合,使党组织的正确主张在公司董事会的决策中得到重视和体现,以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性作用;
三要加强组织建设的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总部与子公司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和协调关系,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理顺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系统与环境的生态调适,努力提升企业组织行为的领导力水平,要学会运用合理的集权分权和绩效管理手段,适时推动组织变革,使组织内部的运行既能产生效益,提高效率,又规范有序。
4、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
以打造精益企业为目标,不断夯实各项基础管理,是把“三个创新”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清晰的管理方针、目标和计划,继续深化以“5S”基础管理,“QC”质量控制和“6西格玛”系统改善为代表的现场持续改善活动;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容,完善长效的班组管理机制;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二要继续加强试验、计量、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供应、销售、环保、节能等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工作;对涉及企业发展的 “软实力”,如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品牌、文化、风险控制、公共关系等,要制定内控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
三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控制应收账款和库存水平,强化运营监控管理,减低经营风险;
四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从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质量保证,物资采购和生产组织等诸环节入手,实施总成本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资产贡献率,降低废品率和资产负债率。
5、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坚持“安全第一”是企业基础管理的核心内容,贯彻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是关乎企业生命攸关、时刻不可懈怠的基本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用销售、技术服务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寿命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零缺陷的要求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质量否决、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和信守承诺的诚信管理;
二要认真贯彻产品标准,推进质量认证、标准符合性认定和新产品鉴定;凡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许可证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三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操作规范,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四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五要把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与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职工劳动保护和常态化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职工质量、安全意识。
6、加大“两化融合”的推进力度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实现“两化融合”,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不容置疑。但调查显示,除少数优秀大中型企业外,多数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首要问题是“信息化人才匮乏”,其次是“缺乏统一规划”、“资金投入不足”、“实施周期过长”、“信息孤岛突出”等,这些问题的高频出现,除与机械行业门类过多、产业链长、配套关系复杂等因素外,更多细节的原因需要通过深度调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要明确职责分工及组织保障。信息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要在企业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下,统筹安排,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二要谨慎对待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信息标准化。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站在整体信息集成的角度选择软件,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追求先进性;要逐步加快从信息孤岛向系统集成和开放转变;
三要重点建设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信息系统,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要借助网络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
四要防止唯技术论的倾向。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不仅需要技术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更需要依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其次,还要特别关注培养、引进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使其不仅具备相当的信息技术水准,还要知晓机械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切实担负起整个网络平台的有效维护和安全运行。
7、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认真贯彻国家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和“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一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要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正、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并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要营造以胜任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的待遇水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三要重点引进和培养创新性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强化各级各类员工的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大各类专业人才的储备,做到人才资源的总量和质量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匹配。
8、大力抓好节能减排管理
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切实完成“十二五”国家提出的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每个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标准,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工艺及设备,大力开发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新技术、新产品,以绿色发展带动产业转型;
二要强化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强能源资源的计量、监测和统计,完善节能减排消耗定额管理,严格目标责任的评价考核;
三要积极落实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激励政策,对购买高效节能装备产品的终端用户给予节能补贴;狠抓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余热、余压、废气、废水、废液、废渣,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9、建立持续稳健的增长模式
企业经营是一场“长跑”,既要体现速度,更要体现耐力。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自觉遵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防止“求快”掩饰的浮躁,也要防止“求稳”拒绝创新,探寻“求快”与“求稳”之间的积极平衡,坚持持续稳健的科学发展模式,努力做到对企业的愿景定位更为清晰,对主业的发展更为关注,对内功的修炼更为倚重,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机会的把握更为谨慎,实现企业从快速发展向持续稳健发展的转型。
一要保持对品牌和品质的高度敬畏,这是所有成功企业始终坚守的基本逻辑。品质改变世界,企业的品牌和品质是市场的制高点,只有建立高品牌的信任度和品质的认可度,才能在市场中居高临下,赢得主动权;
二要坚持经营人心,与员工、商业伙伴一起成长。善待员工,善待商业伙伴,和员工、供销商共同拼搏,共享发展成果,共赢未来愿景,才是企业发展的持久之道;
三要坚持顾客导向,持续创新。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自我调正;在产品、服务、组织、技术、品牌、资本等各要素的竞争中主动寻找商机,以异乎寻常的韧性和定力,不断进行创新转型;
四要更新经营理念,突破现有的商业模式。在网络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的经营理念,已经发展为“超一流企业卖平台”。平台效应的强弱既考验产品的高品牌信任度,更考验企业对各类相关资源的协调与平衡。超一流企业凭借开放的,能整合更多信息的服务平台,实现较大的资源吸附效应,相较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优势。
10、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许多企业普遍加大社会责任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责任的工作体系和制度建设,已有数十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当前,企业既要坚持和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更要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是找准履行社会责任的落脚点,首先把企业内部涉及社会责任的各项工作做好,如坚持守法经营,照章足额纳税,维护投资者与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反对不正当竞争,杜绝商业贿赂,坚持道德底线,践行自律公约等;
二要建立和健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诚信制度,有效降低失信风险;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询系统,向社会公开、公正地披露信息,自觉接受用户和社会的监督;
三要在开展经贸活动中,要秉持与供方、客户、银行、社会以及合作伙伴“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在经贸活动中,营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抓发展与促和谐并举的良好局面;
四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热心慈善事业,支持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和军民共建等社会公益事业,做合格的“社会公民”。
11、加强文化建设和人本管理
企业发展的导向是战略,战略管理的灵魂是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共同理想凝聚全体员工、以富国强企的愿景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活力,是企业文化的特殊使命。
首先,所有企业都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认真总结提炼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各级管理人员的率先垂范和各种文化载体的充分展现,使企业文化的内涵、目标和相关制度为广大员工认同和遵循;
其次,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推行人本管理有机结合,把促进企业发展与实现职工的个人价值有机结合。尤其在社会转型加快、各项改革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更要高度重视劳动关系的协调和融洽。认真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充分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建立科学的薪酬结构,探索工资协商制度,使员工的劳动价值得到合理的回报;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
三是企业的党群部门要依托自身的优势,积极配合领导,深度推进人本管理,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创造性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通过不断宣传、教育和养成,引导广大员工共同打造文化品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程
1、深入推进现代化管理示范工程
机械工业“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是由“九五”开创的“两范”工程、“十五”提升为“1250工程”,到“十一五”期间,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简称“中机联”)和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简称“中机企协”)共同拓展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成为机械行业通过抓典型示范,引领和推动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唯一重要载体。历经15年的探索实践;该项创建活动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先后培育出2116家“管理基础规范达标企业”、262家“管理进步示范企业”和89家“现代化管理企业”,对全行业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示范效应日益明显。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中央九部委“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意见”中,批准该项工程为保留项目,继续加强管理、规范实施,使其合法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得到确认。
“十二五”期间,“现代化管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安排是:
(1)以评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典型为载体,以考核企业管理整体水平为主要标准,继续培育“管理基础工作规范达标企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和“现代化管理企业”的示范梯队;同时,对大型企业集团和省市机械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地区,探索开展“管理示范基地”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以表彰优秀企业管理工作者为载体,以衡量管理工作业绩为主要标准,以工作在一线的专职企管工作人员为对象,遴选优秀车间主任、优秀企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明星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大师,授予称号,给予表彰并重点宣传;
(2)认真组织专家团队,对以上各项考评中涉及的10余次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逐项进行审定和修改完善,并与2011下半年颁布实施;
(3)在创建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企业自查、自主申报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原则,坚持网上公示、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不收费原则,以保证创建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2、继续打造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工程
《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办法》,已成功实施18年,并举办17届成果审定和发布活动,先后有415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通过审定后,在行业内和社会上推行。“十二五”期间,将该项活动提升为“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工程”,在全行业更大范围内深入推进;在认真总结前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审定标准和相关办法,调正充实高水准的专家评审团队;坚持以经过实践检验、实施效果突出为主要标准,实行一年一届审定发布的有效制度;对各项创新成果,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在网站上开辟专栏等形式加以推广;对管理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的优秀企业典型经验和经过专期实践检验、社会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将推荐参评国家工信部“工业和通信业企业管理创新奖”,并通过凝炼提升编入《决胜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经典案例丛书》。
3、创建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工程
积极参与国家工信部开展的“向中小企业送咨询服务”的管理下企业活动,组织行业协会、专业管理咨询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及志愿者,选择部分典型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指导和管理诊断,帮助中小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管理改进措施;继续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有计划地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培训;遴选一些信誉好,产品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常年咨询,跟踪服务,支持培育,使其迅速成长为小而特、小而精的优秀企业。
4、坚持推进企业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持续开展企业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培训,全面提升从班组长到企业高管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的现代管理意识和基本素质;规模以上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大力推广“40+4”(即每周工作40小时、业余时间集中学习4小时)的团队学习模式;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能者为师,编好教材,常年坚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把企业办成一所学校;探索建立企业管理人才库,为有效地选用经营管理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继续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继续落实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振兴方案,进一步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技术等级水平认证制度;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活动;通过行业上下共同努力,培育一支由初、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组成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术型、复合技能型和管理技能型的技术工人队伍。
5、坚持“500强”报告发布活动
在连续8年滚动推进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坚持每年一届的《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发布活动。通过数据积累和比较分析,考核当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力求准确反映我国机械行业的最新进展,客观描述机械制造企业的真实现状,帮助企业认清自我、准确定位、增进了解、创造机会、合作共赢、促进发展;要不断提高报告的研究水平,充实完善模型编制的相关参数,力争基础数据的真实无误,确保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时效性、公正性,使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日益增强。
6、积极开展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
各级行业组织要会同重点企业、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关注企业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握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掌握行业内企业管理发展状况及所遇到的普遍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选准研究课题、提出研究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根据;要继承和发扬机械行业重视企业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注重将传统的管理经验与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相结合,为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智力支持,为创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行业企业管理体系作出贡献。
7、加强企业管理的咨询服务
中机企协要在中机联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综合性专业管理组织的作用,运用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合署办公的资源优势,以持久推进全行业企业管理进步为己任,以各行业协会和各省市地方协会为依托,广泛组织业内外专家、学者和管理者,深度研究机械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紧紧围绕企业的需求,打造服务平台,努力在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战略、自主创新、文化建设、人本管理、两化融合、资本运营、并购重组以及精益生产等诸方面做好一厂一策的诊断咨询和培训服务;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老、中、青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咨询服务网络的建设;要以行业利益代表者和代言人的身份,指导和帮助企业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