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东华
2010年英利投资1.2亿美元砸向南非世界杯,只有获得5000万美元的新增销售额,本次投资世界杯到底多少钱,英利不肯透露,有媒体预估是7000万美元,现在,英利已经是世界太阳能大企业了,但是,欧洲对中国太阳能采取限制措施,而巴西、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还用不起太阳能,那么,这种投资巴西世界杯就没有意义了。笔者预测,英利投资世界杯亏得离谱。
笔者认为,第一,无论是上一轮世界杯投资还是本轮世界杯投资,英利股票都上涨,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只是一个短暂的波动,不会改变英利股价失灵的状况。所以,这些不能算赢利。另外,作为上市公司,自己又不能在股票上涨时卖空股票,所以,股票价格升跌只是纸面上的财富,就像一套房子的居民一样,房价涨到5万元1平方米与跌到1万元1平方米是一样的,没办法卖掉房子,自己必须要住的。于是,这是纸面上的财富,不值得拥有。
第二,通过投资南非世界杯后,英利获得媒体2202篇报道,“媒体关注度”提升800%,总价值7056万元。网站每日平均访问量共超过2万次,总市值增加了6.12亿美元,多挣5000万美元的销售额。笔者认为,总市值增加是纸面财富,没有意义,因为不可能卖掉股票的。访问量、媒体报道已经产生了结果,就是多5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所以,美必要计算这种价值。
第三,2014年中国出货量占全球销售的31%,而出口美国是17%、出口欧洲是15%。很明显,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为什么不能趁胜追击呢?笔者认为,英利只要解决储蓄电力,就能获得广泛的业绩。比如可以到制造业产业区去谈判,通过大多数企业认可就可以了。如果一家太阳能发电,产业区可以集中使用,如此,就会保证太阳能发电的投资方会赚钱了。
第四,印度、非洲有着那么巨大的缺电市场,如果大型企业断电,那么生意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如果英利能够解决储蓄太阳能电力,在海外拉闸限电后,通过翻倍电价供应市场,就会获得广泛的市场。可以通过先收钱后放电形式,把电力市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漂亮的市场战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与其盲目投资世界杯,不如自己为一些实用市场进行补充高价供电,不如为用电集中的社区、制造业产业区、玻璃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提供太阳能发电,如此,就可以大大降低这些产业的电费负担。英利投资世界杯亏得离谱,为什么就不能主动出击市场而是坐等客户来进行供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