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分析师点评中国6月CPI

字号:

2014-07-09来源:凤凰黄金

  凤凰黄金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的2.4%,以及5月的2.5%。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1.1%,降幅较5月缩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并显示,6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民生证券管清友:

  ①6月CPI同比上涨2.3%,符合我们此前5月通胀阶段性见顶的判断。CPI回落主因为翘尾因素和鲜菜价格回落,但预计9月后将重返升势。

  ②食品环比下跌0.4%,鲜菜集中上市导致鲜菜走弱是食品价格回落的主因。猪肉走强因国家收储和存栏低位。非食品项环比涨幅为0,其中衣着项季节性回落,6月油价上涨带动车用燃料价格上涨,反映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环比大幅上涨。 

  ③ 6月PPI同比-1.1%,环比-0.2%,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基数效应,定向宽松政策致力于结构调整但并未带动工业品价格企稳。

  ④ 分行业看,煤炭、钢铁等强周期行业6月价格环比继续领跌。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导致上述工业品总需求疲弱,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出品价格调整压力较大。

  ⑤二三季度货币增速扩张伴随着低位的能繁母猪存栏和蔬菜季节性上涨,四季度通胀将面临上行压力,年内有可能触碰3%,明年一季度存破“3”望“4”的风险。

  ⑥伴随着四季度经济数据好转、通胀上升和融资规模上行压力,货币政策或会收紧,四季度利率有上行风险。  

  --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

  物价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反映总需求层面仍然未出现明显好转。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未来进一步的刺激政策仍然值得期待;对债市可能有一定正面影响,市场有短期交易机会。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

  CPI和PPI的数值符合预期判断。本次CPI同比增长略降主要是猪肉和粮食价格的下降。虽然市场对于猪肉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明确,但是由于时滞效应,预计猪肉要到明年1月才会迎来价格同比增长。而粮食受到天气异常因素的扰动,可能在后期有较大变数。总体看,CPI年内会呈现窄幅的波动态势。

  PPI环比数据表现均衡,反映出同比下降主要受到基数效应影响。由于国内外需求的回升,预计中长期,PPI增速将缓慢回升,而化解过剩产能将加速这种趋势。但短期看PPI增速仍难以回归正值。

  --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颜岩:

  CPI略低于预期,猪肉即使环比上涨,也难匹敌蔬菜、水果、蛋类价格环比下降。因此肉价对CPI的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提现。夏季反而是蔬菜价格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容易大幅上涨,这一点需要注意。

  但总的来说,年中这一段翘尾因素走高,并不影响全年CPI的走势,CPI上涨压力不大。

  PPI降幅继续缩窄,工业品整体需求有些许好转,但上游产品价格环比仍在下降,还需基建投资的拉动。

  货币政策仍会以稳健为主,流动性会表现出平衡为主的局面,当前局部的紧张不改变政策方向。数据公布后,现券成交谨慎,收益率窄幅波动。还要继续紧盯下周将公布的更多经济数据。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

  数据基本符合预期,长期来看,国内物价偏低,说明经济调整需求疲弱,但从PPI跌幅缩窄看,伴随保增长见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有助于三季度企业业绩回升。预计全年通胀还是保持在温和水平,在2.4%左右。原来有经济滞胀的担忧,目前看来没有这个必要。

  预计中国经济还将维持新常态,继续横着走,全年我们预测在7.4%左右,温和通胀也让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

  6月份CPI涨幅继续回落,与猪肉价格回落有关,一方面说明物价压力不大,为后续政策出台提供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需求端仍然疲弱,尤其是PPI持续为负,显示产能过剩压力仍大,经济企稳的基础并不牢。

  目前从整体看,虽然从宏观看经济企稳迹象明显,但微观上基础并不牢靠,建议下半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企业减税力度,从微观上对企业减负。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