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盖”事件,热闹了近两个月。两会期间,甚至国家主席和诸多人大代表,都对此做了表态。
起因是1月末,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名为《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他在文章里讲述了,中国游客到日本去,千里迢迢买回吹风机、陶瓷菜刀、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电动牙刷甚至是马桶盖。
这类产品在国内并不是没有,但仍架不住国内从国外购买,吴晓波总结的理由是,国内制造业的技术和理念创新落后于国外。他在文章中提出:做电饭煲的,你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粘锅;而做马桶盖的,又能否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我好奇的问题是,中国新一代的创业者,在未来某一个时期是否也会遭遇马桶盖困境?中国的制造业也曾一度凭借成本优势,而相当有竞争力,但当这种相对优势逐渐丧失时,什么才是维持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这种核心又如何塑造和维持?
如何破解马桶盖困境?吴晓波给制造业开出的药方是: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战场上乱碰运气,不如自求突破,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接下去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取得技术上的锐意创新?
“创新”并不是中国制造业独有的命题,或者独有的质疑。即使是和世界水平距离比较近的TMT产业,中国创业者被指责抄袭、克隆西方的技术、设计乃至商业模式,都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中国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在解释自己的商业模式时,往往会拿西方的同类企业来做解释。就在一年半前,还有VC投资人指出,其看的早期项目中,95%都是所谓的copycat(复制、抄袭),“由于复制成本太低,往往不顾市场需求就将国外市场的火热项目跟风复制到国内”。
早年,用市场换技术是中国获得创新力的路径。近年来“自主技术创新”的话题很热,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无求于他人、闭门造车?显然不是。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对“马桶盖事件”有两点表态:第一条就是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反对贸易壁垒,因为消费者有权享有更多选择;第二条才是要升级。
“企业当然也可以慢慢积累”,在一次并购案发生后,我曾经问过当事一方的投资人,他反问:如果因此错失了最佳市场时机,怎么办?并不能否认真有人认为走自主研发之路是真理,但也有人对这种想法不屑一顾。“任何一种技术,都是用的人越多、用的频率越高,创新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因此既有条件下,中西方的技术差距只可能越来越大。不仅西方的技术起点比较高,也因为它与消费的互动更能刺激创新。
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引进、消化、吸收这样的路线。这些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目的之一就是获取技术。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为例,在PC业务和市场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在美国和全球各地注册申请的四千多项技术。要并购,总还是要走出去,“到陌生的市场去”。
即使是技术的追赶,恐怕也要主动“走到陌生市场去”。有一位资深互联网人士曾经对我说,他不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会诞生“独创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因为PC互联网时代,中国没有一家国际化的企业。“对这些企业而言,在中国创业很幸福,因为这里的市场足够大”;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缘故,全球性的公司并没有充分参与到中国市场来。PC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确实都来自西方。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次尽管在技术上中国和世界站在了统一起跑线上,中国的创业企业反而“一开始就是面向世界、而不仅仅针对是中国市场”。就在昨天,我和一家VC基金的人吃饭,她说该基金投资的创业公司中,不乏有“先争取海外用户、再转回国内的”。
而另一位VC基金的资深投资人则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会有领先世界的技术和创业模式。而事实上移动通讯软件诸如微信,以及软硬件结合、可穿戴式设备和IOT领域,中国都有了领先于世界的创新。
(腾讯财经 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