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华为向东流。
“别让华为跑了”为何刷遍朋友圈?这是深圳晚报23日发出的疑问,也是深圳最近心情的写照。这两天,一篇名为《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刷遍朋友圈,文章大意是华为可能会将未来发展重心从深圳转移到东莞,深圳需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尽管华为在5月22日对媒体回应称,公司从未有计划将总部搬离深圳,但深圳媒体的态度表明,这一次,深圳急了。
不久前,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目前深圳房地产过度发展对工业有挤出效应,“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在深圳,整个制造业的成本都是居高不下的,华为不是一个个案,但是没办法它太出名了,所以大家一下就聚焦到它的身上,其中租金的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开支,我们知道最近深圳无论工业用地,还是居住用地,价格都非常引人注目,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能够理解华为的这种意向,毕竟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它的迁址行为,成本的核算,应该都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真正应反思的就是,华为要撤离深圳,到底是刺痛了谁的痛处?“我觉得不仅仅是刺痛了深圳市政府,应该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害怕类似于华为这种知名企业,出现这样情况,所以这不是一个个案现象的分析。”刘艳说。
高房价足以摧毁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对于深圳也是如此,如果深圳的成本还是一路高歌的话,它伤及的不仅仅是华为,华为还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而没有如此之大抗风险能力的中小企业,包括创业企业来说,就是难以承受之重。深圳可能就不再是创业者的天堂,而是创业者的地狱。
对于创业者来讲,首先考虑成本因素,然后再考虑赚钱的问题。对于华为这样的大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首先要对成本进行把控,如果今天挣了一百块钱,却多花了二百块钱的租金,那它还不如不去做生产性的工作,所以显然良禽择木而栖,如果搬离也是华为市场化的行为,无可厚非。刘艳认为,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以深圳市政府为代表的区域建设思路,到底我们应该为企业提供哪些支持,除了税收支持、政策支持,你在整个城市的产业规划布局上,是不是应该开发出一些,除了卖地租地以外的,更有技术含量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再仅仅靠一个高地价,高房租,高成本去累计财政收入。
(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