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企业管理
  • 前沿
  • 经略
  • 实务
  • 企业家
  • 经理学堂
  • 浪淘沙
  • 曝光镜
  • 图说管理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企业管理 > 运营实务 > 市场营销 > 英菲尼迪陷中国困局:销量断崖式下跌 两月二次召回
要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背后还有更重磅的五个字!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运营实务
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危机公关
电子商务
英菲尼迪陷中国困局:销量断崖式下跌 两月二次召回

字号:大 中 小

2016-06-22来源:法治周末作者:沈佳苗

   销量断崖式下跌 英菲尼迪陷中国困局

   由于产品本身竞争力的缺乏,英菲尼迪的品牌价值运作已触及‘天花板’,突破难度大,这也直接反应在了销量的断崖式下跌现象中。

  法治周末记者 沈佳苗

  6月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和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产中国)召回部分国产和进口英菲尼迪汽车”的公告。

  上述公告内容显示,此次召回包括2014年至2015年款国产英菲尼迪Q50L和2013年至2015年款英菲尼迪Q50在内共计6894辆汽车。

  这已经是两个月内英菲尼迪第二次公布召回计划。

  此前4月29日,东风汽车和日产中国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6年9月20日起,共计召回57648辆汽车。

  陷入召回风波的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也在近期出现下滑。

  公开数据显示,英菲尼迪品牌(含进口车和国产车)4月在华销量为1700辆,相比2015年同期的3753辆,同比下跌49.9%。相比于2016年3月的3808辆,环比下跌55.4%。

  “英菲尼迪在华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出现此类现象原因可能是厂家在得知车辆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后,减少了车辆的生产和交付,也可能是因为处于周期末期的主力车型竞争力下降,直观表现在了销量下滑。”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销量同比下跌76.9%

  英菲尼迪自2007年进入中国后,销量一直不佳。

  2014年9月22日,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共同设立的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英菲尼迪)正式成立。

  2014年,英菲尼迪的销量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4年全年销量达30046辆,同比增长高达76%。2015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总计超过4万辆,同比上扬33.8%。

  “2015年销量增长得益于原英菲尼迪总经理上任后便对英菲尼迪进行大范围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的热播电视栏目均有来自于英菲尼迪的身影。”三胜咨询资深产业研究员朱智雄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朱智雄指出,前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的这一“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让英菲尼迪的品牌传播得到显著提升,也使得英菲尼迪获得了相比其他品牌更高速的市场增长。

  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英菲尼迪在华依旧完成了9610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21.7%,其增速仍领先于豪华车市场的平均水平。

  但是到了今年4月,英菲尼迪销量却呈现断崖式下滑。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统计显示,东风英菲尼迪(国产化车型))4月份销量仅为583辆,相比去年同期2853辆,同比大跌76.9%,相比于2016年3月的2217辆,环比下跌73.7%。

  从具体车型来看,英菲尼迪两款国产主力车型销量在4月出现明显下滑,Q50L同比下滑74%。QX50同比下滑82.4%。

  而英菲尼迪销量这种下降的态势,也在5月得以延续。

  公开数据显示,英菲尼迪在中国共售出整车3600辆,同比下跌了9%。根据三胜咨询提供给法治周末记者的数据显示,主力车型Q50L在5月销量为1833辆,而QX50共计销售787辆。

  至此,在前5个月,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跌了5%。

  但同样是在5月份,英菲尼迪在西欧、加拿大、墨西哥、拉丁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关键地区和市场内的销量上涨明显,这些地区在5月份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了3%,共计销售18000辆。在2016年1月至5月期间,英菲尼迪的新车销量共计销售91000辆,同比上涨5%。

  在西欧市场中,英菲尼迪在5月共计销售整车870辆,同比上涨118%,而前5个月总计销售8000辆,同比上浮182%。此外,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内,英菲尼迪在5月份总计销售12100辆,同比上涨4%,而前5个月在该地区共售出了59800辆。

  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销量下跌

  “近期英菲尼迪销量断崖式下跌不应该是英菲尼迪的常态,而目前出现销量下跌的最重要原因还是来源于英菲尼迪的产品竞争力本身,由于厂家在得知车辆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后,决定减少车辆的生产和交付。”朱智雄认为。

  在质检总局于4月29日公布的召回计划中,57648辆汽车被召回原因是乘客分类系统控制单元内的程序问题。引人关注的是,此次召回的车型涉及了其主力车型Q50L和QX50。

  “另外,由于英菲尼迪核心管理层的频繁变动以及母公司日产对英菲尼迪较强的控制力从而使得英菲尼迪的整体运作受到明显的制约。”朱智雄表示。

  对 此,CAM汽车咨询北京分公司宁继红对法治周末记者指出,人事变动频繁致使公司战略无法充分贯彻,自今年以来英菲尼迪已经换了三任总经理,从戴雷宣布离 职,到工作暂由英菲尼迪全球COO武佳碧负责,最后到曾在宝马、捷豹路虎工作过的陆逸正式上任,人事的频繁变动或无法及时调整市场战略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压 力。

  “目前相比于其他豪华车竞品,英菲尼迪的主力产品仍然属于旧产品线,而危险的处境却是其新产品的推出不断推迟,直接造成了其2017年至2019年出现产品空档期,真正全新换代的产品则需要到2020年以后才可能推出。”朱智雄表示。

  宁继红指出,英菲尼迪产品线不丰富,新车投放力度不足。尤其缺乏在A级SUV这一增长强劲且走量的细分市场中投放有竞争力的产品。

  “由 于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其前期营销效果不能对品牌的运营产生持续性影响,密集的综艺营销只能短时间使得产品销量出现明显增长,但并非是企业销量长久飘红的 竞争力。由于产品本身竞争力的缺乏,英菲尼迪的品牌价值运作已触及‘天花板’,突破难度大,这也直接反应在了销量的断崖式下跌现象中。”朱智雄指出。

  2016年销量目标完成压力大

  其实,就在今年4月,刚刚履新的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陆逸在北京车展上表示:“包括亮相本次车展的全新QX30、2016款Q50L和新QX80在内,英菲尼迪今年将有6款新车强势出击。”

  据目前公开资料显示,英菲尼迪新车除已上市的2016款Q50L和中期改款QX80外,还有4款新车将上市,分别为:豪华紧凑型SUV QX30及Q70L、QX60、QX70。

  “从英菲尼迪过去几个月的销售数据来分析,其若要完成2016年的销售目标,其压力不可谓不大。”朱智雄表示。

  朱智雄指出,虽然年内将会有6款新品进入市场扩大产品阵营,但是,由于其新推出产品只是年度改进型版本,并非全新的产品体系,因此消费者更换新车的需求也相对比较小。

  “但是也可以看到,随着其对三四线城市的渠道的重视,以及2016年经销商扩网20到30家的计划和继续执行‘4年/10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政策等,英菲尼迪下半年的销量数据比上半年数据漂亮也将是大概率事件。”朱智雄认为。

  而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卢方则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英菲尼迪既定的5万辆年终销量恐怕很难完成。

  “这首先是基于受召回事件影响,消费者对英菲尼迪的信心难以短时间恢复,甚至负面影响会扩大加深。其次,英菲尼迪国产化刚刚开始,受诸多因素影响,产能不可能 短时间跟上预计销售规模,而通过进口车型达到销售目标,也不切实际,主要是因为进口车型价格高与购买便利性不足。”卢方说。

  卢方指出,英菲尼迪车型刚刚国产化,消费者对其性能会产生一些担心,毕竟国产化磨合期较短,从汽车本地化生产规律来讲,先期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乃至缺陷。随 着我国高端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各高端品牌都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与投入,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英菲尼迪高端品牌形象较弱,竞争力不足,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抗衡其他高端汽车品牌,譬如中国市场传统高端品牌的奥迪、奔驰、宝马等。

  就 目前英菲尼迪状况而言,朱智雄认为,“若要打破当前销量低迷僵局做好产品线本土化,国际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本土化’,本地 化车型可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在品牌方面,英菲尼迪需要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中国消费者接受的特点对其全球的品牌定位进行本土化诠释”。

  卢方指出,英菲尼迪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开发,核心点应当着重于高端品牌形象塑造。英菲尼迪品牌在中国高收入群体及40岁以上群体心中的高端品牌形象不足,难以拉动这类高端汽车消费群体的购买。

  “因此,英菲尼迪有必要在这类金字塔顶端群体中进行品牌定位,强化高端群体对英菲尼迪的高端形象认知,深耕中国市场高端化目标,才有可能打破中国销量难题。”卢方表示。

延伸阅读
紧急优化完善 中国中元黄锡璆团队火速完成火神山医院设计方案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2020-02-07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环球时报2019-12-30苹果外包钟爱中国大陆? 库克:我们只挑最好的参考消息网2019-12-12如何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转变”经济日报2019-12-10"专精特新"实力强劲 "小巨人"力挺中国制造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2-10美国巨头发布最新芯片 将用于中国品牌手机参考消息网2019-12-05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阅读排行
  • 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在京召开
图片报道
  • 发改委: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落实
  • 聚焦供给侧改革 重塑汽车产业新动力
  • 热点城市库存开始上升 开发商陷销售困局
  • 豪华车市场回暖 车企阶段性销量调整显成果

高端论坛

专题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王瑞祥主持召开中机联党委常委会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中机联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开信: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 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机联: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机联专家委新春座谈会以通讯形式按时召开
      • 中机联倡议书: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能源汽车有望占比25% 未来纯电动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车产销量继续滑坡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 高盛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下降 外媒:买车意愿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近倍
      • 行业需求旺盛 叉车销量持续火爆
      • 车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经销商市场寒冬犹在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车销售1950万辆 SUV增速快
      •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 “双轮驱动”促太钢迈向高质量发展
      • 到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 超2000亿元
      • 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
      • 雷军晚三个月赢董明珠 网友: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
      • 彩电企业加速向超高清转型
      • 华为“突围”:4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全球
      • 第一个5G手机通话拨通了!“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在上海虹口区开通
      企业家更多>>
      • 李开复:中国传统企业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 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铭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一风机有望再度进入非洲 助力风电开拓新机遇
      • 中联重科:用“专业”与“精密”收获“幸福甜蜜”
      • 减税降费助力“瓦轴制造”开拓海外市场
      • 对话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企业创新要对标全球最好的企业
      • 谭旭光:中国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 秦川集团:机器人减速器发展提速
      •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 【资本运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紧急”成立新公司
      • 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及力帆股份否认“破产”传闻
      • 长安汽车至暗时刻:第3次创业负重前行 扭亏取决福特
      • 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
      •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视觉中国对“黑洞”力量一无所知
      • 【资本运作】厚朴投资被曝有意收购格力电器股份 一场股权抢夺战要开始了?
      • 格力集团拟转让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持股权18.22%或致控制权生变
      • 索尼手机断臂求生 谋求差异化突破
      • 联手朱骏 贾跃亭造车以退为进
      • 福特2021年将在中国车型中使用5G移动连接技术
      • 江铃遭福特"冷落":被迫转型 联手雷诺探路新能源车
      • 谭旭光“亮剑”重汽集团人事改革:64个部门负责人竞聘上岗
      • 外媒:鸿海重审美国建厂计划 或缩减规模甚至搁置
      • 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 美的开启新一轮全球大整合:库卡、东芝更换掌门人
      新视界
      • 汉能想在屋顶上挣钱 靠谱吗?
      • 应对价格战和产能过剩 福特在华减产
      • 靠外国脸在华轻松求职日子一去不返
      • 张瑞敏: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六个要素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1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