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样的症状,不同的诊断
医生给病人看病,是看空病人吗?医生不但要诊断,还要开方子,治病救人,如此说来,我又何曾唱空过中国经济?我的分析文章里几乎没有预设的立场,完全用实证经济学的量化分析解剖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发现的问题往往之前泛人问津,比如两年半前我就提出中国的债务杠杆过高,资产泡沫过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杠杆过高,泡沫过大,必须从超级去杠杆化的角度上对待人民币汇率战略贬值的问题,汇率真的和贸易关系不大, 汇率周期本质是债务周期;今年年初提出房地产去库存的关键不在于供求端,而在于以房地产和相关不动产为抵押物的融资杠杆,房地产危机不是供求面的问题,而是债务危机,一味发力于供求端而忽视该融资杠杆,则房地产去库存歼灭战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导致超级股灾的现象呈现于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多例子,我就不一一枚举。
中国经济的问题真的不像主流媒体说的那样---房地产总拿供需说事,汇率总拿贸易说事,等等。有时候,无论是投资,还是宏观的大拐点,只有通过严肃的非主流角度,才能看清楚。主流观点,在投资世界或者是宏观世界,有时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坑。
经济学和中医一样,同样的症状(消化不良亦或房地产库存过高),在不同功力的医生手里,诊断的结论和对治的方子都不一样。学习经济学近20年,我开悟较晚,但一直勤修苦练,对自己的功力我还是薄有信心的。而且我不满足于仅仅发现经济的问题,因为光知道中国经济问题很严重,有多严重是没有意义的,白白让人绝望,那才是真正的唱空中国。在分析经济的问题之外,我更要求自己善于提出对治的方子,比如汇率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去杠杆为核心,认识到汇率本身也是有杠杆和泡沫的,拿这个去杠杆的逻辑和美国交涉汇率问题,并要求对方和中国签订外汇互换协议,因为仅仅中国的外储难以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到美国满意的位置;再比如为了阻止债务危机对经济巨大的伤害,央行应该把地方政府,国企,央企的债务和资产证券化形成的证券资产挪到自己或充当其代理服务器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这就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这两个方子我两年前就提出了,并且陆续在联合早报发表了很多文章反复阐述。这些方子一开始提出的时候,遭受巨大的误解,但慢慢的我发现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往我建议的方向走。比如,中央在指导楼市去库存的时候,也开始高度重视以房地产和相关不动产为抵押物的融资杠杆,提出楼市不能通过加杠杆去库存;再比如中央通过债转股,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允许地方债纳入国库及商业银行抵押品范围,将符合标准的企业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等等政策,将地方政府,国企,央企的债务挪到央行或充当其代理服务器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
二.唱空是诅咒,诊断和开方是治国之恙
只说中国经济很糟,怎么糟,那才是唱空中国经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的中国经济糟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对治的方子,这不是唱空中国,这是在治国之恙。医者仁心是我学经济学的初心。
当然我也看到不少人为了一时名利,把中国经济的问题说得各种危言耸听,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说,却每每拿不出像样的对治之策。说一个人病得很重,病怎么重,你问他怎么治,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逼急了就说没治,死路一条。这样的人太多太多。经济学家应该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量化分析),诊断,开方,三者合而为一,才能医者仁心,否则便是欺世盗名。
为了唱空中国而唱空中国欺世盗名,那么盲目的唱多中国呢?比如最近安信证券分析师陈天诚提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会永远振荡上涨,这让我想起了去年股灾前某些人高喊:“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
盲目的唱多中国如何导致去年股市投资者歇斯底里的癫狂,相信大家依然记忆犹新。国人只知道唱空中国可怕,有谁知道盲目的唱多中国更是误国不倦。
三.医者仁心
我何曾唱空过中国经济?我把经济学当做中医来学,这是一门手艺,学好了可以治病救人(望闻问切和量化分析),传播开来可以用于养身(明白自己的利益位置)。中国需要担心的言论是那些诉诸情感诉求的煽动(民粹主义),不管它是唱空还是唱多,中国的民众也往往被情感诉求(民粹主义)裹挟,这种裹挟可能会在社交网络里汇流成洪水。交给民众经济学的技术和分析手段,这些洪水就会理智分析的堤坝击溃。唱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情感诉求的洪流。这才是中国最应该担心的言论潮流。
从1997年上大学读经济学专业以来,快20年过去了。2012年我发现以前学的传统西方经济学用来分析中国经济根本就不准,从此另起炉灶,开始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重构经济学。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我坚持至今。做经济学者,就像做医生,要热爱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不断钻研,要治病救人,而不是危言耸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民经济学家吴迪。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