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是一个新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它是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鹏鹏,房地产装修工人/演员/网络作家。于是,“斜杆”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媒体评论说:“‘斜杠青年’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种进步使人类摆脱‘工业革命’带来的限制和束缚,释放天性。”
两百多年前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说道:“我们坚信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人生来平等,并被赋予了包括生命,自由以及对幸福追寻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在这里,对幸福的追求被摆在了和生命、自由同等重要的位置。
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幸福”一词距离人们却是如此的遥远和陌生。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乡小镇上会有一些说着“奇怪”口音的人,他们有的是在农贸市场租一间四五平米的狭窄角落做小吃生意,有的在临街开了间小杂货店。过年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吃过晚饭高高兴兴在街面上追逐、放烟花。这应该是传统中国最幸福的时刻了,而在那些狭窄的店铺中,昏暗的灯光下那一两个身影还在切菜、煮饺子,没有欢声笑语,只是孤独和沉默。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是谁创造了“背井离乡”这个充满辛酸的词汇?这样出门在外,他们也仅仅能够吃饱饭而已,积累不了什么财富。
日前,笔者和大家讨论了为什么年轻人不断“逃离”机床行业,相互沟通之下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也有年纪大一点的前辈说,现在年轻人不像他们年轻那会儿了,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笔者反思了一夜,是不是真的如上所说,“一代不如一代”?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发现,不是现在年轻人不能吃苦了,而是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很多人总说,苦难造就人才,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个人才能真正变得强大。而仔细想想,家乡小镇上那些讨生活的外乡人,上一辈机床人,与其说是他们能吃苦、甘受寂寞,难道更大程度上不是被社会大环境所限制而没有更多的选择吗?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人明明可以在不同的行业通过很多种方式和途径养活自己,进而伺机实现自我,那艰苦的“磨练”还有什么意义?
苦难从来都不是人生的必须,它只是命运无奈的选择。
年轻人不喜欢机床行业,归根到底,除了感觉没有兴趣和希望,还有就是年轻人的工作观念以及社会大环境已经变了。
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不遵守《劳动法》肆意加班的现象客观存在。如果有新人稍微质疑或反抗,往往又会被冠以“浮躁”、“不能吃苦”、“总想一步登天”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从行业上来说,制造业的趋势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更高的知识和素养,如果还把年轻人扔在一些“脏乱差”和机械加工“八竿子打不着”的“万精油”岗位,没日没夜加班干一些机械性的工作,耽误的是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未来。中国的现实就是,年轻人的思维和观念已经完成了“工业4.0”,而中国制造的行业现状却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
现在年轻人追求的都是兴趣和多元化,个体意识前所未有地觉醒,在这样两代人两种观念的矛盾下,机床行业又怎么留得住年轻人。
个体化、自由职业以及组合式工作的“斜杠”生活方式已然是社会职业发展的趋势,2016年发布的“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中,“自由职业者”第一次登上榜首,取代了“政府官员”,成为第一名。值得关注的是,在2014年自由职业者还排名第四,2013年则是排名第六。
所以回到开头,未来不是机床行业需不需要“斜杠青年”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行业观念的更新换代,让行业适应新时代的工作生活方式的问题。
因为社会的大环境已经变了,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机床行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变局。所以自政府以至机床从业者,如何迎接和适应“斜杠青年”的加入,需要认真审慎地反复思考,去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