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四届八次会长会上的讲话

字号:

2017-11-03来源:中国机经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四届八次会长会于2017年10月26日—2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现将王瑞祥会长的讲话节选刊登,供大家参考交流。

  各位会长及会长单位代表: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向大家通报情况、报告工作。

  第一 通报两个方面情况

  一是今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的简要情况

  今年以来,在外部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行业广大企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持续推进行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增效益,实现了机械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4.3和3.8个百分点,高于机械工业上年同期2.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04%,高于上年同期3.6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高于上年同期6.5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4575.89亿美元,同比增长8.57%;其中进口1946.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74%;出口26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6.34%;实现贸易顺差682亿美元。改变了上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同比下降的形势。重点监测的119种主要产品中,实现同比增长的有91种,占比76.47%,其中有42种产品由上年同比下降转为同比增长。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4.9万辆和20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和4.5%。同时,全行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行业经济效益、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行业发展的均衡性趋势向好。

  但稳中之忧不容忽视。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仍在低位运行,企业运营成本及原材料价格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行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市场低迷、订单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工业、技改、民间投资缓慢等因素,将对机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预计全年机械工业将延续向好态势,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10%左右,对外贸易出口实现适度增长。

  二是行业协会脱钩改革的进展情况

  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自2015年6月中办、国办召开动员大会启动至今,已经进行了两批试点。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批试点,计划于2018年2月第三批试点完成后全面推开。中机联作为第三批试点,在今年4月脱钩改革整体方案获得批准后,党建、外事、人事等各项职能的调整对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其中党建工作归口由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领导,明确了八项职能。

  国资委成立了党建工作局(协会工作局),将原由委内八个司局管理的职能调整统一到一起。改革后,协会商会的党建工作由原国资委机关党委调整为国资委党委领导,采取国资委党委领导委16个直管协会党委,由联合会党委负责其代管行业协会党建工作。外事工作交由北京市外办,目前各协会已基本完成工作对接。协会工作人员统一上社会保险。这其中,原国家局公务员改革分流的人员政策待遇维持不变。中机联代管的事业单位,脱钩政策办法尚未出台,中机联的改革方案还未获完全批准,目前维持现状,待政策明确后再行实施。

  第二 报告今年以来中机联的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中机联按照四届四次会员大会提出的行业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要求,注重抓落实、抓创新、抓实效,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一是服务行业的基础性工作更加充实完善。目前,中机联服务政府、行业和会员的各项工作,基本都形成了规范有序的流程,并建立起了联合行业力量共同履行服务的十大工作平台。

  行业经济运行工作平台,目前已形成重点调研、集体会商、专家分析、综合上报、及时下达等工作流程。在一年多时间里,组织经济运行会商10多次,参加国务院及相关座谈会、专题会96个,报送行业信息858条,提出政策建议百余条,很多得到采纳。行业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已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机构238家,其中169家正式运行。完成和推荐国家重点及支撑项目近20个,课题40多个。组织开展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评审、遴选和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1300多项。标准化工作平台,已建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46个,分会149个,近万名专家参与,形成了覆盖全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完成418项国标和608项行标计划项目立项,制修订并经批准发布国标635项、行标1092项。质量工作平台,已建成行业质检机构234个,形成了质检、计量认证、品牌战略推进和质量人才培训四大服务功能。组织数百家企业参与了企业诚信、制造业单项冠军、质量品牌评比表彰及区域产业集群等系列活动,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国家重大装备工作平台,以促进重大装备国产化为主旨,紧紧依托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配合做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应用推广指导目录的修订及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共组织重大装备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80余项。市场服务与咨询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参与政府规划政策等制修订30多项,参与强国战略、服务型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等课题及研究任务50多项,形成一批重要成果。发挥百余位专家委员智库作用,围绕国家和行业中心任务,召开专题研讨会,整理意见建议数百条,撰写专项报告十余份。人才工作平台,经批准组建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组建了行业人才工作联盟,组织召开了行业人才建设工作推进会,开展了人才调研、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产教对话和职校、企业的技能竞赛等活动。国际交流与展会工作平台,参与修订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技改投资指南等,报送机电产品有关税率调整等政策建议15项。创办的驻白俄罗斯办事处已启动,正在进行境外注册和运行准备。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协会等相关组织建立了业务联系,举办了多次两岸交流和国际交流活动。举办相关展会、论坛等活动40多次。基础工作平台,组织完成了国资委与相关部门交办的专题调研任务。组织开展了行业转型升级调研活动,驻会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与,共形成了上报国资委和发至会员的两个专题报告。同时,组织行业20多个专业协(学)会和地方行业组织分别开展了调研活动,并编辑了调研报告汇编。党建、管理及文化建设工作平台,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配合完成了党组织政治巡视,加强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了党对行业发展和中机联工作的领导。推进了协会内部治理、现代化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社团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

  此外,近年来组建的机器人产业联盟、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机械工业服务制造联盟、能源互联分会等工作机构和分支机构,逐步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这些工作平台和各类联盟等组织,已成为中机联联系、联合行业和社会相关组织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成为中机联开展业务履行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成为支撑中机联长远发展的核心功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钩改革的新要求,继续进行改进完善,努力把业务做强,把服务做精,提升服务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中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深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积极成效,是今年中机联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做了三件事。

  1、广泛开展调研。确定2017年为调研年。组建机构、制定计划、确定人员、明确任务。由会长、副会长带队,会同专业协会,进行专题调研,或利用工作机会进行调研。同时,组织专业协会、地方行业组织共同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对全行业转型升级的进展状况进行摸底,对先进典型和主要问题进行筛选,对下步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听取意见。中机联本部走访了近10个省市, 调研30家企业,召开座谈会10余个,涉及百余家企业参与。同时,共有25个专业协会和地方行业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最后形成了一个调研总报告和20个分报告,共计10万多字。与此同时,中机联还作为唯一的行业组织承担并较好完成了国资委的专题调研任务。

  这次广泛调研活动,为我们全面了解、把握行业整体情况,为开好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奠定了基础。

  2、组织选树典型。为落实去年老部长座谈会上关于选树典型的建议,今年,我们把选树典型、让典型引路推动行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通过专业协会选送、开展调研挖掘、行业专家推荐等多渠道,推举了65家企业和25家行业协会典型,编辑了30万字的典型经验材料。这次组织行业进行典型推荐还是第一次,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和支持,选树的典型都很过硬,很具代表性和先进性。

  3、召开行业会议。在广泛调研和选树典型的基础上,我们于10月13日、14日组织召开了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会。会议得到了工信部的大力支持,辛国斌副部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得到了福建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南安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副省长、市委书记等到会看望,南安市委书记到会致辞。我代表中机联做了主旨报告,陈斌副会长介绍了行业经济形势。共有四位会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在90个典型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特点,又遴选了7家企业和一个行业协会代表做大会典型发言。潍柴集团、济南二机床、徐工集团都是由董事长、总裁亲自到会介绍,取得了很好的会议效果。期间,并行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省区市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22个地方行业组织代表参会;组织了企业、专业协会和系统事业单位等的分组讨论交流,听取了意见建议;组织参观了地方机械企业。

  满满两天的会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中机联在“十三五”关键时刻组织召开转型升级推进会十分及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工信部领导讲话、会议主旨报告、行业经济形势报告和典型经验的介绍,使大家对形势、政策和行业整体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思路任务心中有了底。先进典型个个精彩,很有借鉴意义,纷纷表示不虚此行。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对行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是围绕落实强国战略的各项任务持续推进。上半年,在“中国制造2025”1+X配套规划中的“装备制造业人才规划指南”发布之后,中机联于6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建设工作推进会”,行业组织、重点企业、高中职业院校等近300人出席会议。会上教育部相关司局领导到会讲话,中机联做了主旨报告,下发了行业人才调研报告、行业人才建设工作指南等相关材料,及时将强国战略规划有关人才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了贯彻,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

  9月下旬,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下发之后,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中机联组织召开了机械行业质量品牌提升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提出了新一轮质量品牌建设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领导到会讲话,中机联做了大会主报告,会议对一批行业质量品牌先进企业、名牌产品和质量品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年内,信息统计工作组织了机械百强、汽车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活动、统计信息培训工作。《中国工业史》(机械卷)的编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资料收集和约50%的稿件撰写工作。科技工作组织召开了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2017年年绿色制造国际会议,科技部、工信部等司局领导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组织了风电装备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标准化工作组织召开了中机联团体标准专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条例和项目计划。组织了机械工业强制性标准后续落实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工作安排。市场发展与国际合作工作,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配合开展了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图及智能机器人发展战略研究,维护产业安全的机械产业布局规划研究。组织召开了“中俄投资论坛”、中韩机器人产业交流会以及搬运机器人贸易救济座谈会等活动。目前,全会形成了围绕中心、着力创新、全面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从现在至年底还有两个月的工作期。会长会之后,我们将陆续组织召开驻会领导班子务虚会,重点是根据行业调研和今天会长会大家的意见,研究明年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研究脱钩改革后中机联总部机构、人员以及职能整合调整的思路措施,为新一年行业和自身工作做好准备。按照惯例召开老部长老领导座谈会,听取对行业发展和中机联工作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政府部门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汇报工作,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信息,听取对中机联工作的意见建议。2月初召开总部年终总结会。

  第三 关于2018年行业和中机联工作的初步设想

  1、工作思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善供给侧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贯彻落实强国战略为抓手,按照“十三五”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坚持典型引领、重点突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机械工业由大变强。

  2、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把树立新发展理念摆在首位。重点是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十九大会议精神的深入学习,把握精髓,领会实质,以新发展理念和科学方法统筹指导工作。二是聚焦瓶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重点是大力建设行业创新中心,针对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工艺技术等难点,整合资源,协同攻关,多出成果。三是集中力量推动质量品牌提升。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制造业也必须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指示精神,切实把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四是持续推动融合协调、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加强对机械产业布局、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等发展的指导与引导,促进科学合理规划,规范有序实施,协调均衡发展。五是坚持开放共享推动中国制造惠企惠民。重点是充分依托扩大开放与“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为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品牌“走出去”牵线搭桥,提供帮助;同时促进军民融合、精准扶贫、推动机械工业,为增进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六是巩固完善行业工作体系开创新局面。重点是适应协会脱钩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形势变化,继续巩固完善中机联一直致力构建的“综合与专业配套、行业与区域结合、有分工有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形成利于服务行业和自身发展、资源整合、联动互动的命运共同体,为行业振兴与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七是加快中机联自身改革创新取得成效。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方向,推进自身体制机制创新,人员、业务结构科学合理,整体素质能力增强,凝聚力影响力提升,在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协会进程中有新发展新进步,在服务行业振兴与推进自身发展中有新成效。

  上述有关行业和中机联工作的初步设想,也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多提建设性意见。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