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财经
央行怒怼财政部背后,新一轮放水和机遇在哪里?

字号:

2018-07-17来源:新浪财经作者:顾子明

近日,随着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怒怼财政部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

对此,很多金融界人士都认为,这场央行怒怼财政部,是新一轮放水的开端。网上还有人改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然后,今天财政部就针对央行的文章,进行了一一的反驳,出纳央行和会计财政在互相埋怨,并把矛盾公之于众,还真的挺有意思.......

那么,未来财政会积极灌水吗?水又会灌向哪里?

嗯,这个几乎所有金融口都会关心的问题,说来话长了......

我们可以先看最近一个很火的段子:

自从跟网贷大佬们学会了分散投资,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台......结果现在所有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记得去年我预判今年六七月P2P平台会梯次暴雷的时候,还有一大批人后台留言骂我不懂什么是P2P。而从今年六月开始,短短的40天内,全国已经有上百家的P2P平台雷爆。不知道去年那些骂我的人,是否成功带着钱跑路了。

其实,P2P平台的梯次雷爆,就像股灾爆发时一样,庄家和韭菜的一起逃离,势必引发践踏,管你好的坏的P2P平台,只要短期现金流出现问题,必然会被一波带走。

同样,放大到整个金融市场,资金是一个大盘子,一环的资金流断裂,势必会向其他金融领域蔓延,就像随着“地方武装”P2P的跑路,这几天连私募这种“正规军”也开始跑路了。

更不要说,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令人瞠目结舌的“比亚迪谈广告诈骗案”,起因就是两家P2P平台雷爆,导致这场维持了数年的大骗局,浮出的水平。

这就是金融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

所以,在P2P引发的连环雷爆之后,货币市场上有必要进行一定量的放水,以避免诱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但是,这个放水是真放水吗?

其实不是的。

就像政事堂前几天文章中说的,随着货币化棚改的逐步退出,资金要向农村和租售同权慢慢转移一样。

并不能看到未来中央向农村和租售同权注入资金,就认为是放水,实际上,不过是在一个更大的大体系之下,“水”从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转移罢了。

政事堂看来,未来金融系统上的放水,也要从更大的一个体系角度来看,而这个体系就是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

而这场去杠杆,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央行的金融去杠杆,一个是财政部的财政去杠杆。

由于金融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在这场供给侧的去杠杆,央行希望财政去杠杆,财政希望央行去杠杆。都希望避免己方的去杠杆搞的自己伤筋动骨,避免下面的人怨声载道。

因此,无论央行还是财政,任何一方被去杠杆,也就相当于是另一方被放水,在如此大规模的利益面前,这种撕逼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了。

那么,央行去杠杆和财政去杠杆又有什么区别呢?

央行的去杠杆,直接影响的是融资能力薄弱的民企和中小企业,会令他们的经营雪上加霜,譬如目前疯狂爆雷的P2P来看,他们主要的客户就是民企。

财政的去杠杆,直接影响的是地方政府和其背后支持的国企,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一旦拿不到钱之后,势必导致高歌猛进的地方政府踩刹车。

说白了,两者的去杠杆区别,就是“国与民”,谁进谁退的区别。

那么,未来的政策走向如何呢?

就像毛衣毡是有一条不能退的红线一样,经济去杠杆也是有一条红线的,那就是可以稳杠杆,但是不能加杠杆。

因此,央行和财政两条线,一旦其中一条要放水,另一条势必就要去杠杆。

而且,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财政和央行的去杠杆必须分开,避免一起去诱发金融风险。

由于金融系统的分歧,并不像房地产领域那样一边倒。因此,政事堂看来,随着最近一年多央行系统坚定的去杠杆,接下来去杠杆的主战场,势必要向财政口转移,大家一碗水必须得端平啊。

所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P2P的梯次爆裂和影子银行的大规模衰减,为了避免诱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接下来央行去杠杆的大概率会减速企稳,并进行适度的放水,以拯救民营和中小企业。(定向降准和各种粉)

而随着央行去杠杆的减速,同一个大盘子之下的财政去杠杆,势必要加速。

那么,我们必然会面临一个新的景象。

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未来必然会缩紧,各类PPP等模式都会喊停,甚至就像P2P的四大高返平台被干掉那样,某些负债率过高又没啥实力的地方政府,很可能也要被定向引爆。

而这种引爆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融资更加困难。因此,在财政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在明年开始,也将面对今年很多民营在今年央行去杠杆时的困难。

甚至,政事堂猜测,中央政府搞不好还能弄出一个地方债务上限跟房地产税等税收挂钩的政策。

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在明后两年,很可能将积极推进征收房地产税。

而另一方面看来,这两年很多民企不得不大规模出让股权的优质资产的事情,也将在明年开始,在很多地方政府身上上演。

总而言之,未来的这几年,将开启一轮二十年周期的历史性机遇,这种机遇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一辈子也就只能遇到一次。

就像九十年代末那样,只有准备好的人,才能够抓住。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