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命案背后的资本跛脚现象
文/一 帆
刚刚过去的几天,关于乐清女孩丧命于滴滴顺风车司机之手,以及由此勾起对百天前发生的相似事件的记忆,沉重地占据着舆论的重要位置。毕竟人命关天,岂有不沉重之理。
交通运输部网站刊发的评论尖锐地指出,“接二连三的事件,充分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经营管理漏洞,反映出滴滴这样的平台公司片面重视追求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安全底线一再丢失,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敬畏心,缺乏依法经营的意识,缺乏对乘客安全负责的社会责任心,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其中,“片面重视追求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笔者以为,这深刻地道出了造成这些命案的资本动因。长期以来,一些公司过于追求利润,丧失公益责任,呈现“资本跛脚现象”。
据坊间不完全统计,滴滴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至少8轮融资(也有说是10轮融资),融资额超200亿美元。其中,2017年4月份,滴滴完成新一轮55亿美元融资后,投后估值就已达到了500亿美元。当年12月份,滴滴出行再次宣布完成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2018年4月份,中信证券-滴滴资产取得上交所无异议函,储架发行额度100亿元,滴滴的估值上涨至600亿美元。
尽管滴滴并不差钱,据报道账上现金有约100亿美元,而且,并购了优步中国业务,抵抗了美团的区域性挑战,并时不时出现收购ofo的新闻,在财经媒体上保持相当的活跃度,但数据显示,滴滴2017年交易总额达到250亿美元至270亿美元,主要业务亏损逾2亿美元,整体亏损超过3亿美元。这或是滴滴风光外表下说不出的痛,也是共享出行模式的软肋,离开烧钱,这一商业模式能不能存活,可持续性在哪里?
或正是在此目标压力下,为了实现估值的最大化,给股东或者说资本,尽可能大的回报,滴滴今年开始扩展多元业务体系,除了继续进攻海外市场,还增加了外卖和消费金融“滴水贷”两个与出行相关度不高的新业务。最新的报道指出,滴滴在今年4月份刚注册了两家投资公司,拓展金融业务的意图明显。
为了给资本获取更高的回报,业务线条分支不断增加,摊子越铺越大,管理的复杂性必然提高,其中的疏漏也就不可避免地潜滋暗长。顺风车安全隐患的暴露就是其内部安全风控、客服体系等体制上管理缺陷的显性化,而并非这一单线条业务的问题。
所以,这一事件无异于是对资本敲响的警钟,资本在逐利的同时,在支持“创新”“美好生活”的旗帜下,也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准则,不能迷失方向,“片面重视追求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反而可能扼杀了“创新”和“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