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财经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让科技为金融赋能 提升服务民企能力

字号:

2018-11-23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陆 敏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让科技为金融赋能 提升服务民企能力

  记者 陆 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建设银行将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助力民营企业发展?11月21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

  推动银行“敢贷”“愿贷”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有的民营企业家遇到了“融资的高山”。您如何看待目前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

  田国立: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也是金融企业伴生发展的重要伙伴。当前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既有市场外部因素、企业自身因素,也有金融机构因素。从现状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多集中在小微企业方面。主要症结在于信贷准入标准高、增信难度大、申贷流程长、期限不匹配,以及融资接续问题等。同时,银企信息不对称、抵押登记效率低,导致信贷调查、审批到发放的流程耗时拉长,企业“等米下锅”现象普遍。此外,很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担保和评估等第三方服务费用,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记者:针对民营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设银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田国立:今年,建设银行确立了金融科技、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三大战略”,其中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两大战略对于我们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普惠金融解决的是“愿贷”的问题,金融科技解决的是“敢贷”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银行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连续下发3个文件,在强化信贷政策支持、增加资源配置,优化绩效考核、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服务新模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能力,提高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可获性等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和工作要求。

  未来,建设银行将坚持“三大战略”,并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整合资源,为金融的普惠性提供解决方案。依托强大的金融科技能力,建设银行致力于打造同业合作平台,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将金融科技方面积累的业务、技术经验和成果输出给中小金融机构,进而助力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目前,建设银行同业合作平台框架协议客户数达1583家,80多家中小金融机构明确了零售智能风控产品合作意向。

  同时,建设银行对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不是简单停留在信贷服务上,而是将发挥集团优势为其提供综合服务。目前,建设银行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成立建行大学,建立职业教育联盟,打造企业家、创业者商学院,帮助民营企业家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成长。目前,建设银行已在全国设立9个专业研修院,14个学院及18个分校。去年以来,建设银行共培训了31.8万个小企业客户。

  科技助力小微金融

  记者:对于银保监会提出的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一二五”目标,建行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田国立:“一二五”目标对有些银行来说,可能有一些压力。但对建行来说,可能我们会超额完成这个指标。我们制定了一个普惠金融的三年规划,简单概括就是“123”,未来3年,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客户新增力争突破200万户,贷款不良率力争控制在3%以内。

  另外,我们在供应链金融上下功夫,依托“双大”(大行业、大企业)客户,批量服务小微企业。建行发挥近2万户大企业客户的基石作用,借助其平台、渠道、信用、链条优势,将金融活水从“双大”引流向小微企业,实现对产业链条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预期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服务小微企业不仅是愿望,更是一种能力,现代金融科技给了我们这个能力。如果没有金融科技,没有大数据的应用,没有互联网的支持,我认为确实很难做。金融科技对降低融资成本尤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我们的大数据“画像”解决了之前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打通对公、对私业务系统,与人行征信、税务、工商、海关、司法等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了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内外部数据信息的整合、挖掘和分析,更加直观地为客户“画像”,实现大数据立体评价和风险识别,批量筛选优质目标客户并给予授信,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

  另外,通过场景化创新,提高了信用贷款供给能力。在大数据“画像”基础上,从交易、结算、纳税等场景切入,进行数据整合与客群特征描画,形成了定制化的产品创新能力,打造了丰富的“小微快贷”信用产品体系。能够实现自动化审批,大幅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以建行“惠懂你”APP产品为例,截至11月19日,建行“惠懂你”APP客户累计点击373万次,下载132.1万次,累计有41.6万户企业注册使用,通过建行“惠懂你”APP申请的“小微快贷”授信金额125.6亿元,贷款金额60.46亿元。

  服务民企不能急功近利

  记者:如何降低民企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直接降低贷款利率是个有效的办法吗?

  田国立:建行正在做一件有利于行业降成本的事,就是将风控模型、风控系统向同行业的中小银行开放,大家联手一起为中小微企业服务。银行的成本降下来后,会让小微企业直接获益。

  我们不太倾向过度降低利率,因为急功近利之后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有时候好的愿望未必有好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利率真到了三点几或者更低的话,就会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企业没有一定成本压力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是还款意愿减弱,影响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是套利空间的存在,会影响企业家专注主业的决心。因此,过低的贷款利率,未必有益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而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风险。

  从另一方面讲,如果银行一下子降低贷款利率还有可能让一些常年服务普惠金融的小贷公司、区域性金融机构或者类金融机构受到很大冲击。而大银行的金融资本一时又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的小微企业,这样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做普惠金融要逐步摸索市场规律,摸索企业家真正的需求,找准以后对症下药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就像久旱的地方来一场暴雨未必是幸事。相反,应该是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服务民企不能急功近利,尤其是大的金融机构,不仅要完成监管部门的刚性要求,而且也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要兼顾整体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建设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做好做实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各项工作,我们有信心按照既定部署,确保今年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一季度降低1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陆 敏)

延伸阅读
13.7K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