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社1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真的在欺骗(我们)吗?
在美国政坛,现在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迫使美国公司转移关键技术以便在本土开展业务;中国从事猖獗的黑客活动并窃取知识产权;中国大规模且不公平地补贴国内高科技产业。
像许多长期观察中国的学者一样,过去几个月,我接受了很多电视访谈。通常情况下,采访以一个错误的前提开场,然后是一长串沉重的发问:“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每年盗窃美国知识产权数千亿美元。难道美国现在不应该直面最大的经济威胁吗?”但是,主持人所说的“每个人”又到底知道什么呢?
美国媒体整天热炒的“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依据来自一份由美国前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和前犹他州州长洪博培共同起草的“知识产权委员会报告”。2017年,该委员会称,知识产权盗窃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225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的损失。商业机密窃取被认为占知识产权侵犯案件总数的80%-90%,其余的是假冒和盗版商品。不过,当涉及商业机密窃取时,没有确凿的数据支持委员会的评估。相关研究依赖一套十分可疑的“代理模型”。该模型利用有关腐败、职业欺诈和非法资金流动等活动的现有数据得出统计数据。
该委员会对这一损失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评估更加令人怀疑,他们的数据来自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2015年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共查获13.5亿美元假冒伪劣和盗版商品。该委员会在没有直接且可信数据的情况下运用一种统计模型得出结论:其中87%的假冒和盗版产品来自中国。同时,该委员会也没有量化中国窃取商业机密的情况。在缺乏过硬证据的情况下,美国大声指责中国大量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在中国从美国窃取知识产权的指控中,所谓“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源于站不住脚的证据。
不幸的是,同样可疑的方法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用于支持去年发起的“301调查”,并以此证明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争极具合理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核心论点是,美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被迫转让技术。但是,即便是美国贸易代表也承认,美方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种分享是被迫的。
中国固然不完美。但美国对中国的一系列指控基于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证据,这些证据经不起认真推敲。随着贸易战演变为冷战,停止追随这些捕风捉影的信息才是美国政府最明智的选择。
(作者是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史蒂芬⋅罗奇,胡建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