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不断加码,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发展中经济体对制造环节的吸引力增强,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形势将更复杂、更严峻。加快转型升级,用高新技术武装“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塑造新优势,才是持久之道。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话题——全球制造竞争形势新变化。
袜子和玩具,这类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曾难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法眼”。然而最近召开的一个论坛上,美国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却试图说服企业主,这些商品也可以在美国生产,并且大有钱赚。
美国商务部的新举动,凸显了奥巴马政府力促制造业回流的急切和广度,也提醒我们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形势将更复杂、更严峻。
一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不断加码。继“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之后,去年奥巴马政府又提出“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磁场”的新目标,今年还推出“学徒计划”,政府掏出大把钞票专门为制造业培训技工。眼下,选择回流美国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制造业开始出现积极发展势头。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出大幅增长。同时,2010年以来,制造业创造了64.6万个就业岗位,为199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统计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上升至57.3,创4年来最高水平。
二是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工艺日臻成熟,机器人的经济性大大提高,很多低端制造所需的大量重复性劳动岗位正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企业应用积极性高涨,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比例已高达33%。有分析认为,美国鼓励袜子、玩具等制造环节回流,不是简单的原样“搬回”,而是要给它们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机器人的大量采用,将大大降低人工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权重,这对依旧靠敲敲打打“闯天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不是好消息。
三是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发展中经济体对制造环节的吸引力增强。我国东莞、佛山、深圳等城市是全球运动鞋、玩具、自行车等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东莞来一场堵车,全世界都会断货”的格局已有松动迹象。2000年全球耐克鞋有四成产自中国,越南不足一成半,但目前越南已取代中国成为该品牌最大生产国。
不止于此,能源等技术的突破,也在对全球制造业产生影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其天然气价格偏低,导致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化工制造业成本优势大增。有机构调查显示,全球25个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仍排名第一,但美国已攀升至第二,其“成本竞争力”正在逼近中国。
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面对竞争形势的新变化,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制造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在内的综合竞争优势仍十分明显。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集群效应带来了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成本的下降,这一优势不仅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相当多发达国家短期内也难以形成。近期,国际市场需求一回暖,我国制造业PMI就出现反弹,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拼成本”或“吃老本”都不是长久之计,加快转型升级,用高新技术武装“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中塑造新优势,才是持久之道。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开出的每一剂药方,都应着眼升级,着眼能够形成长期有效的、对增强发展后劲管用的制度安排,为推动中国制造持续健康发展“垫底子”。未来的世界能否还让中国制造占据龙头地位,关键看我们今天的努力。
(本文执笔: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