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热情的志愿者抢着扛行李,好亲切哦。”每年大学毕业生入职玉柴时,这种“第一面”的愉快,已然成为新员工的“标配”心情。
“迎新”在玉柴受到高度重视。上百个穿绿衣、戴红帽的志愿者年年参加服务,科学划分的接待组,有条不紊地提供细致服务。贴心服务展现了企业的“软实力”,背后的“硬实力”更让初入职场的学生娃踏实。
“住宿条件非常不错。”新人们到达玉柴的第一站,就是与玉柴动力大厦毗邻的大学生公寓。这栋29层的现代建筑,已成为玉柴新城的新地标。2012年投入使用后,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去年,位于顶层的健身中心开门迎客,更让具有“八块腹肌”情结的年轻人,有了实现理想的好去处。
“安居才能乐业。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住房问题必须依靠市场手段,但提供条件,让新老员工住得安心、放心和舒心,这依然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说。
保障房,民生工程惠员工
“你家房子选在哪栋?是第几层啊?”最近,玉柴人见面,不时会冒出这句话。
他们提及的“房子”,是玉柴集团为员工提供的保障性限价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2499元,从今年4月开始,经过报名、抽签等步骤,已有2700多名员工交纳了购房意向金、选好房并签订了购房意向书。
“这个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我很期待搬进新居。”一位选好心仪楼层的玉柴员工说。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回忆起选房的情形,他还是有些兴奋。据他了解,玉林玉州区公务员小区团购房的均价为每平方米2800元左右;同地段其他楼盘的市场均价达到每平方米4300元左右。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玉柴人所以能够享受到这样大的优惠,完全在于公司立项之初便确定“要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做实,为员工谋取最大的福利”。玉柴集团工会主席李呈杰介绍,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仅为价格谈判,公司规划、审计、财务、技改等部门经过严密核算,得出了成本数据,然后,晏平亲自带队和开发商谈判,最终敲定了这个价格。
这个保障房项目主要是为收入中等偏低的玉柴老员工以及居住在玉柴南区等平房里的员工提供住房。“为保障员工的公平权益,体现机会均等原则,不论是制定购房条件、报名、资格审查还是抽签选房、缴纳购房意向金等,在购房的每个环节里,都力求公平公正,阳光透明。”李呈杰说,“公司管理层不允许购买这里的住房。”
“项目的实施,是解决和改善员工居住问题的民生工程,是玉柴竭诚关爱员工、为员工谋福利的体现。”玉柴集团党委副书记郭德明说,这对稳定员工队伍,引进人才,助推集团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为分层次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提升居住品质,改善居住环境,玉柴集团还建设了经济适用房、高档小区,并加快对现有英华小区专家楼、大学生楼等的内部修缮和管理。
送温情,家属分享发展成果
玉柴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目前玉柴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第278位,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424.67亿元。如今又提出“二次创业”的构想,目标直指千亿元销售规模。在这首成功交响乐的合奏团队中,“销售铁军”的声音格外响亮。
这支征战南北的队伍有1000多人,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常年只身在外,家里若有事,妻儿老小该怎么应付呢?“不怕,他们可以找梅姐。”不少销售人员都会笑着说。
“梅姐”是李梅,玉柴股份公司亲情服务专干。玉柴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亲情服务队,专门为销售人员的家属提供全方位服务,李梅几乎就是这支队伍的元老。小到换灯管、修马桶,大到家人生病、孩子上学等,只要有需求,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出现。
李梅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玉柴股份公司销售人员,600多户人家,求助的电话随时会响起,她就养成出门就要拎上装着有关信息的纸袋,时刻准备着奔波在需要的路上;事情太多,随时都要记录,100多页厚的笔记本,两三个月就得换一次。
解决销售家属的生活难题成为她的日常工作,不仅跑医院、跑医保中心、跑学校,销售人员有不少来自玉林周边8个县市,这些地方她也都跑遍了。
“每年我们都要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去看望留守老人。”李梅说,怕扑空,最早去之前会先打招呼,结果他们非常重视,会做好饭菜留客人吃饭。为不给人家添麻烦,后来就搞“突然袭击”,直接去。不论对谁,李梅总是这样贴心而细致。她还发现,这个时候,在邻居们羡慕的眼光中,对于“儿子在玉柴”这件事,老人们总是显得非常自豪。
类似的温情,玉柴所有员工家庭都能以不同的方式体会到。
今年8月,154名考上大学的玉柴职工子女获得了集团奖学金;经济困难的职工家庭,上学的孩子还会收到各种助学金,“今年这两项共发放了85份。截至现在,各项奖学助学金累计发放金额近58万元。”郭德明说。
“生产人员更是时刻体会到企业的关爱。”李呈杰介绍,一线职工休息室装上了空调;设在车间的“便民药箱”方便职工看病;“洗衣房”不仅为职工免费洗衣,还提供缝补服务;“职工保健部”为职工提供免费保健服务……“关爱员工,让员工及家属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也是发展企业的目标之一。”晏平说。
建平台,企业和员工共成长
今年7月,在看望新入职的“玉柴新军”时,玉柴股份总经理吴其伟告诉大家,加盟玉柴,必须适应性强,像玉柴发动机一样,不仅能在平原地区运行,也能适应高纬度地区的寒冷和高原地区的缺氧。
“高要求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玉柴集团副总裁关敏说,公司对人才工作做了顶层设计,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平台。
她介绍,玉柴集团高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目前已落下帷幕,公推优选出的高层、中层正职和中层助理后备干部分别是6名、21名和10名。“在这个为期半年的活动中,符合条件的玉柴员工都有机会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展示自己,都拥有被发现的平等机会。”
对此,普通员工体会深刻。刚入职不到一年的宋海峰关注着这个活动,从中他深刻理解了能者居上、敢于大力度提拔年轻干部的玉柴文化,“只要有公开透明选拔干部的机制,未来就是光明的。”他信心很足。
“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不惟做官,只惟做事。循着不同的轨迹,每个人都有发展空间。”关敏说,比如技能工人能够通过技能比武脱颖而出,他们发展的天花板也已经突破。“除了做高级技工,他们还能做工种大师,而一旦成为大师,他们的待遇相当于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玉柴的培训机制也在日趋完善。”关敏说,去年启动了卓越培训,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地图,并建立了公司、子公司或分厂、班组的三级培训体系。“只要愿意,学习、提高的机会无处不在。”而对于这次被选拔出来的中高层后备干部,公司则制定了立体化的学习培养方案,将通过授课学习、专题沙龙、案例研讨、项目实施、标杆考察等方式,在3年时间内,全方位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提供事业发展平台,这是企业能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并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发展目标。”晏平的观点鲜明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