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OA入口
 
  • 要闻 | 行业 | 锐评观察
  • 政策 | 市场 | 数据解析
  • 财经 | 产业 | 海外扫描
管理
  • 前沿 | 企 业 家
  • 经略 | 经理学堂
  • 实务 | 图说管理
风采
  • 企 业
  • 人 物
  • 500 强
精选
  • 创新成果
  • 研究报告
  • 案例分析
服务
  • 管理咨询 | 会 员
  • 发展规划 | 证 书
  • 资料下载 | 论 坛
企业管理
  • 前沿
  • 经略
  • 实务
  • 企业家
  • 经理学堂
  • 浪淘沙
  • 曝光镜
  • 图说管理
中国机械管理网 首页 > 中国机械管理网_报道行业 传播管理 > 企业管理 > 运营实务 > 生产管理 > 大众再爆多起召回事件 德国制造神话不再
要闻: 发改委:九大举措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部分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背后还有更重磅的五个字!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运营实务
生产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危机公关
电子商务
大众再爆多起召回事件 德国制造神话不再

字号:大 中 小

2016-04-13来源:法治周末

  进入新年,大众在全球范围内再爆多起召回事件,这使得还没从尾气排放造假门中喘过气的大众雪上加霜。一向标称质量卓越的德国制造标杆性企业大众到底怎么了?德国制造到底怎么了?

  德国制造以细节处理完美,产品质量卓尔不群,精益求精闻名于世,堪称"德国制造神话"。而大众却是德国制造神话皇冠上的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但这种优雅美丽卓越的形象却被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门毁于一旦,被毁的不仅仅是大众自己,也包括德国制造神话。因为皇冠与明珠相得益彰才完美,明珠蒙尘,皇冠难免黯淡,二者难以割舍,更难独善其身。

  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将"德国制造神话"拖下神坛,拖进全球性信任危机,重创了德国的工业声誉和基础。

  从观察市场信心窗口的股市上,可以窥斑见豹。德国股票指数DAX成分股中的三分之二是制造业企业,凸显制造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但大众排放丑闻被曝光的半个月时间里DAX指数跌幅超过3.6%。其中,大众市值缩水超过40%,戴姆勒和宝马的股票分别下跌10.7%和8.8%。由此可见,这则丑闻引发的对德国制造业,尤其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一场灾难。

  排放门折射大众造假意识和水平全球领先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危害到公众健康。依照美国环保暑的说法,大众公司作弊行为涉及2009年至2015年的多款柴油版汽车,这意味着这家汽车巨头已经向监管部门隐瞒了7年。

  大众汽车公司9月22日发表声明,称已拨款65亿欧元应对此次违规排放事件。当天,大众股价大跌。其后,"排放门"丑闻持续发酵,愈演愈烈,大众汽车股价21日一度暴跌20%,创单日最大跌幅,市值损失大约150亿欧元(约合169亿美元)。德国政府表示,将调查大众汽车除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近50万辆汽车外,是否在德国及欧洲市场销售的汽车上也安装了能够自动规避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

  不得不承认,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是德国领先世界的高科技的一次完美应用,突出体现了德国企业造起假来,意识和手段都是世界领先水平,让人匪夷所思。如果没有东窗事发,这种造假手段和水平让大众产品显得那样完美无瑕,产品质量世界领先。

  面临政府天价罚款和消费者巨额索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用这句话来形容大众尾气排放门之于大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据有关预测,这事可能导致大众直接损失近300亿欧元,折算成人民币2181亿元,其中被法律部门处罚支出约20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454亿元,因维修存在问题的车辆支出10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727亿元。

  这只是简单直接的数字预估。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给大众带来的品牌声誉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的销售额和利润下滑的损失,或许远远超过这个数,大众要恢复消费者对其的信任,恐怕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对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从官方到民间,人们在震惊之余,开始了积极的处罚和起诉索赔。根据美国法律,每辆违规排放汽车或被处以3.75万美元罚款,这让大众或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罚款,同时需要召回近50万辆汽车。而大众2014年全部利润只有143亿美元,这意味着大众在2014年不仅白干了,而且倒贴。

  事发后,美国司法部对大众展开刑事调查。德国政界对事件后果十分担忧,紧急介入,交通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德要求立即组织第三方专家对大众汽车所有型号的柴

  油车全面检查,经济部长加布里尔要求全面检测柴油车的尾气测量值,以维护德国制造形象。其他国家纷纷开始制裁大众。澳大利亚政府在大众尾气排放造假曝光后,也在积极介入。韩国政府要求大众召回包括奥迪Q5、奥迪A4和甲壳虫等15款车型在内的12.5万辆柴油车,并开出了987万欧元的罚单。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将针对排放门事件,向德国大众集团开出3.2亿卢比的巨额罚单。

  除了来自各国政府的处罚,民间追责亦在酝酿之中。大众汽车的经销商和普通消费者都在采取行动,起诉大众,并且提出索赔。这可能使大众在全球范围内都陷入没完没了的法律诉讼中。在美国大众已经面临经销商的集体诉讼。在德国本土,大众汽车也难逃追责,陷入一桩37亿美元的诉讼。更让大众承受不起的是,每起诉讼都可能被全球范围内的媒体曝光,给大众带来声誉上的持续伤害。

  市场重创和内部调整

  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对大众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现在,这种影响仍在发酵,最直接的表现来源于市场。今年1月,大众集团全球销量数据显示,在欧洲、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全球主要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欧洲下降3.1%,德国下降5.2%,美国下降15%,巴西骤降43%,俄罗斯下降28%。只有中国市场给大众挽回了一点颜面,实现了复苏,销量为400100辆,同比增长13.9%。

  2月份,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向消费者交付693300辆汽车,跌破70万辆大关。在2015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曾力压丰田汽车成全球销量冠军,但尾气排放门造假事件让大众到手的冠军还没捂热又被丰田拿走了。在上汽大众各产品中,帕萨特销量下降十分明显。去年2月帕萨特销售了18387辆,今年2月萎缩到4649辆,同比暴跌74.7%。受尾气排放造假门影响,美国市场销售较去年下跌7.1%,巴西市场下跌高达37.4%。

  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让大众遭遇了空前的消费信心危机,也给大众高层人事制造了地震。美国政府发布公告5天后,大众集团CEO文德恩率先辞职。随后,奥迪技术开发董事会成员乌尔里希·哈肯博格和保时捷研发董事会成员沃尔夫冈·哈茨也先后被迫离职。被大众管理层寄予厚望的"救火队员"、前斯柯达董事长范安德在被临危授命为大众北美CEO前主动辞职。

  在公司管理架构上,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让一切几乎推倒重来。在2015年9月25日召

  开的特别监事会会议上,大众决定对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以及北美地区的管理架构进行全新调整,包括重组北美区域;保时捷、宾利和布加迪组建跑车业务集群,系统地以模块化平台为导向进行调整;成立集团产品策略、新业务、合作与控股、车联网、环保排放管理等组织部门,旨在提升效率;加强品牌和区域管理职能

  以及简化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组织架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调整的作用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屋漏偏逢连阴雨

  对大众来说,问题远不只尾气排放造假,那只是一个开始,其后问题接踵而至。

  2016年3月27日,由于车辆踏板可能存在缺陷,大众集团拟在全球召回80万辆问题汽车,涉及大众和保时捷两个品牌。因中央电器盒问题,大众计划全球召回17.7万辆2014年至2015年生产的帕萨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4月1日发布报告,称大众将在美召回2012至2014款帕萨特TDI柴油动力轿车车辆,估计数量约为91000辆,问题是该款车型底盘一处传感器的连接器密封件可能组装不当,或导致水分侵蚀电气端口,形成短路并造成过热,导致故障指示灯MIL将亮起,可能导致车辆下部着火。

  作为大众重中之重的中国市场,虽然受到大众尾气排放造假门影响较小,但大众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在动摇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信心。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消息,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从2016年4月18日起,召回部分进口途锐(Touareg)系列汽车,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12日至2016年1月19日,涉及103569辆。召回原因是车辆制动踏板铰链上的卡簧可能松脱。如果卡簧松脱,踏板枢轴销可能会出现移位,致使踏板偏离工作轨迹,而继续使用车辆可能导致踏板轴断裂。在某些情况下,驾驶员可能无法通过松脱的踏板有效地进行制动,甚至造成事故。

  尾气排放造假的阴影还没消散,大众又陷入众多质量故障的漩涡之中。这让人不得不问一句:大众产品质量到底如何?大众还有机会翻身重来吗?

延伸阅读
新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聚焦制造业经济日报2020-01-06我国出台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1-06评论:抓住制造业这个发展之本北方网2020-01-01美为何对"中国制造"疑神疑鬼 港媒:只因伤自尊!环球时报2019-12-30态度大转变!德国车企大幅收缩汽车共享业务参考消息网2019-12-27如何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转变”经济日报2019-12-10
13.7K
收藏  打印  评论  关闭
图说管理
更多>>
  • 领导力也要因地制宜
  • 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战略决择
  • 从诺基亚手机兴衰谈当今企业生存之道
  • 民企融资的十大误区
  • 领导者的强制权力
  • 老板身边为何“庸才”多?
  • '携手同行20年 中韩文化交流周'在韩国举行
阅读排行
  • 第九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在京召开
图片报道
  • 发改委: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落实
  • 聚焦供给侧改革 重塑汽车产业新动力
  • 热点城市库存开始上升 开发商陷销售困局
  • 豪华车市场回暖 车企阶段性销量调整显成果

高端论坛

专题

      行业盛典:《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 行业先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动向
      • 行业视点:智能制造 驱动产业升级

      行业瞭望

      市场趋势

      相关产业

      • 王瑞祥主持召开中机联党委常委会 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中机联王瑞祥会长主持召开网上视频办公(扩大)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公开信:坚定信心 齐心协力 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机联: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通知
      • 2020年中机联专家委新春座谈会以通讯形式按时召开
      • 中机联倡议书: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 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打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能源汽车有望占比25% 未来纯电动仍是核心方向
      • 1月汽车产销量继续滑坡 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 高盛预测中国汽车销量下降 外媒:买车意愿降低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万辆 同比增长近50%
      • 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近倍
      • 行业需求旺盛 叉车销量持续火爆
      • 车市半年考交卷 多品牌经销商市场寒冬犹在
      • 一线城市车牌价回温,北京新能源车牌轮候人数或排到5年后
      • 1~10月乘用车销售1950万辆 SUV增速快
      • 中国VR产业潜力巨大 5G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回暖”
      • “双轮驱动”促太钢迈向高质量发展
      • 到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 超2000亿元
      • 电商企业扎堆涌入上游生产端 大量代工厂寻求转型
      • 雷军晚三个月赢董明珠 网友:怪格力空调质量太好?
      • 彩电企业加速向超高清转型
      • 华为“突围”:4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全球
      • 第一个5G手机通话拨通了!“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在上海虹口区开通
      企业家更多>>
      • 李开复:中国传统企业弱是创业者的巨大优势
      • 曹德旺:一个特立独行的持戒行商者
      • 郭台铭的阿喀琉斯之踵

      企业报道

      前沿视点

      公司经略

      • 合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一风机有望再度进入非洲 助力风电开拓新机遇
      • 中联重科:用“专业”与“精密”收获“幸福甜蜜”
      • 减税降费助力“瓦轴制造”开拓海外市场
      • 对话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企业创新要对标全球最好的企业
      • 谭旭光:中国重汽要迅速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 特变电工沈变公司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 秦川集团:机器人减速器发展提速
      • 水皮杂谈:柳传志的遗憾在哪里?
      • 【资本运作】董明珠混改前夕“紧急”成立新公司
      • 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及力帆股份否认“破产”传闻
      • 长安汽车至暗时刻:第3次创业负重前行 扭亏取决福特
      • 任正非: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不应该把华为的产品和政治挂钩
      •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视觉中国对“黑洞”力量一无所知
      • 【资本运作】厚朴投资被曝有意收购格力电器股份 一场股权抢夺战要开始了?
      • 格力集团拟转让格力电器部分股权 持股权18.22%或致控制权生变
      • 索尼手机断臂求生 谋求差异化突破
      • 联手朱骏 贾跃亭造车以退为进
      • 福特2021年将在中国车型中使用5G移动连接技术
      • 江铃遭福特"冷落":被迫转型 联手雷诺探路新能源车
      • 谭旭光“亮剑”重汽集团人事改革:64个部门负责人竞聘上岗
      • 外媒:鸿海重审美国建厂计划 或缩减规模甚至搁置
      • 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 美的开启新一轮全球大整合:库卡、东芝更换掌门人
      新视界
      • 汉能想在屋顶上挣钱 靠谱吗?
      • 应对价格战和产能过剩 福特在华减产
      • 靠外国脸在华轻松求职日子一去不返
      • 张瑞敏:转型互联网企业的六个要素
       
       
      首页|网站介绍|本网服务|网站地图 | 兄弟网站|网站助手|机械刊物|友情链接|招贤纳士|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3 ChinaJX.Com.Cn All Rights Rserved. 中国机械管理网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34982号-1
      中国机械管理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